“太后,快走……”
“快走!只要保住陛下,咱们就还有望再起……”
然而角门之外又有天罗地网,东南军士卒在各处搜寻,见了此处有想要潜逃的宫人,强弓劲弩齐刷刷地对准了他们。
粟太后失声叫道:“此乃大宋天子,尔等刀斧想加,不怕遭天谴吗!”
带队的都头眼神冰冷,“奉将军之令,擒拿伪后及伪帝!反抗者,格杀勿论!”
太和殿前,粟太师的无头尸身还倒在龙椅旁,鲜血兀自流淌。后宫擒获的粟太后和皇帝,以及一众粟家人和蒋家人都在此次清洗中依次被斩草除根。
应天府皇宫之内鲜血横流。
有眼色的大臣已经表明归顺之心,其余负隅顽抗的文武都被反剪双臂,用粗绳绑成一串,押解出皇宫。
关胜站在染血的台阶上,看着被迅速清理和控制的皇宫,“去告知林将军,伪庭业已伏诛。”
*
消息传到东南,整个苏州府为之一振。
伪帝伪后并粟家余孽皆已伏法,应天府静候大王发落,如此一来,不光长江以南,整个河北都尽归大王之手,正所谓成王败寇,他们东南王此时也可以潘代赵,重整山河了!
什么?你说河北北面还有董平,河北西面还有王襄?这也值得一提?区区小患,弹丸之地,与大王之领地相比何足道哉!
几天之内捷报如滚雷般传遍苏州,先是成都府归顺,再是应天府伏诛,压抑不住的振奋气息在文臣武将间涌动。
张清听了北面林关两位将军战报,早就心潮澎湃,此时更是等不及,上前一步,“成都府朝廷已破,应天伪朝烟消云散!那河北已是囊中之物!殿下,此乃天命所归!”
第327章三辞三让
张清一言,堂上文官都偏过头看他,心道这张将军也忒沉不住气了,本来他们要等到寻个好日子,再一起以劝谏的!
不过话说到这了,林朔还是当仁不让,上前一步说道:“殿下在上,臣等冒死进言,伪粟窃据神器,倒行逆施,致使神州板荡,生灵涂炭,此乃天厌赵室之明证!然上天不弃苍生,降圣主于东南,大王应天顺人,提三尺剑扫荡群寇,自江南起兵,王师所指,摧枯拉朽,伪帝伪后伏诛,粟家余孽尽灭,长江以南,河北沃土,尽归王化!此非人力所能为,实乃煌煌天命,归于大王!”
明翰海也出列,“关将军来信,言伪粟覆灭之日,应天府上空,紫气东来,三日不散,此乃帝星临凡之兆!更有祥云瑞兽,现于太湖之滨,万民争睹,皆言新主当兴!如此天意昭昭,如日月经天,不可违逆,大王若不即皇帝位,何以应天命,何以安民心,何以慑服四方残寇?”
“臣等附议!”殿内文武百官齐刷刷拱手,声浪如潮,“大王功盖寰宇,德被苍生,扫除伪逆,涤荡宇内,此乃奉天承运!此时登基,实乃天命所归!”
潘邓还是头一回被人要求做皇帝,清了清嗓子,“尔等之心,我岂能不知?伪粟覆灭,非我一人之功,实赖将士出征,苍生翘首,更有天厌伪朝之故。”
他微微一顿,语气转为严厉,“可我起兵之初,本为清君侧、除国贼,拨乱反正,从未敢有觊觎神器之心。今伪粟虽除,然我从前乃是赵宋之臣,若此刻登基,岂非行篡逆之事,与伪粟何异?天下悠悠之口,后世青史之笔,我又何以自处?此事万万不可,诸位莫再劝!”
主公说不让劝,众人也就听令不再劝了,转而商谈起江南各地大小事务来,尤其成都府一地官员缺口较大,可今年考试都已经过了,如何补上缺口也是个难题,正待今日议事的时候有个章程呢。
江南政事有一箩筐,众人各个商议出来对策,散会之后,便聚集在王府前院里面蛐蛐咕咕。
“主公今日推辞此事,乃是因我主仁厚,不贪恋权势,非是德不配位,我等还得再劝呀。”
“是极是极。”
到了第二日议事,徐观率先说道:“昨日殿下言名不正,恐背篡逆之名,然大宋亡国,时至今日,天下又有何人能承此天命,重开太平盛世?普天之下只主公一人而已。九州万民翘首以盼新主,主公登基,非为一己之私,实乃上应天心,下顺民意。”
林大儒也说道:“天命不在虚名,而在实德,大王拯黎民于倒悬,解社稷于累卵,功高盖世,德配天地,此乃煌煌天命所归,岂是区区名分可拘?古言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若因虚名而弃实功,拒天命而违人心,非智者所为,亦非仁者之政。臣等万死,恳请大王顺天应人,即皇帝位,以安天下!”
百官再次齐刷刷请命,“臣等万死恳请!”
潘邓拧着眉毛陷入挣扎,他沉默良久,最终长长叹息一声,“诸位拳拳之心,潘某感念至深,然我自问德行浅薄,何德何能敢居皇帝之位?昔日秦皇汉祖皆身经百战,泽被苍生,方敢受命于天。”
“而我虽略有微功,然河北未靖,王董二人未平。四方不定,此时登基,岂非好大喜功?我恐德不配位,反招天谴矣。此事仍需从长计议,待天下大定,再议不迟!众位切莫再劝了!”
众人又听令不再劝了,不过这回议事结束,他们想的就不是怎么劝谏皇帝,而是开始操心起之后的大事了。
“陛下要是登基了,先一件事就是改国号,这事咱们得去找林大儒,叫他看看改成什么好。”
“找徐尚书也行!多准备几个,叫咱们主公自己选。”
“大典礼仪呢?”
“这个找那个谁,那个……张宝。”
“我记得之前还有从汴京拉回来的东西,你去找找看,有没有《政和五礼新仪》?那可是前朝八帝赵佶亲自编的,看那个,那个全!”
小小王府里面一阵兵荒马乱。
*
潘邓面上回拒此事,可心里也很高兴,回到王府后院,晚上和王婆小郓哥还有两小孩一齐吃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