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连国璽都丟了。”
“而此时,辽国內部,也开始出现思变者,辽天祚帝还在外面逃亡,辽国南方地区,已经有人拥立另一位辽国宗室为皇帝。”
“此时的辽国,是真的乱。”
“有人投降金国,有人投降宋朝。”
“这个皇帝死了,又拥立那个……”
“总之,乱成了一团。”
“而辽天祚帝,还在逃。”
“他先是去了西夏。”
“但之前也说了,那李乾顺答应了金的要求,但李乾顺並没有献出辽天祚帝。”
“1124年,正月,辽天祚帝抵达了都统马哥的军中。”
“很明显,这就是李乾顺送出去的,毕竟,辽天祚帝还亲自册封了李乾顺为夏国皇帝,辽天祚帝在夏国,肯定也是皇帝的待遇,住也肯定是住在京城。”
“辽天祚帝能够在1124年正月抵达马哥的军中,这里面也绝对少不了李乾顺的帮助。”
“在得知辽天祚帝的行踪后,敌军再次攻来,辽天祚帝也只能弃营北逃。”
“1124年七月,重整旗鼓的辽天祚帝,率领著大军出夹山,攻下渔阳岭,取天德、东胜、寧边、云內等州,可惜,遇到金军,再次溃败。”
“然后,辽天祚帝,又逃到了山阴。”
“1125年,辽天祚帝一路向西北逃窜,已经过了沙漠,一路上,水粮断绝,只能吞冰咽雪,以解飢止渴。”
“二月,好不容易逃到应州城,终於还是被金將给俘虏了!”
“八月,被送到上京,不就后也就死了!”
“这就是辽天祚帝亡国身死的全过程。”
“从1121年开始逃,一直到1125年,才彻底落幕。”
“几乎把求生的本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也同时可以看得出来,辽国的灭亡,也是因为內乱。”
“如果不是內部叛乱,也不至於灭亡的这么快。”
“如果不是內部翻盘,金国也不会崛起的那么快。”
“当然,不管如何,辽国的灭亡,与辽天祚帝的逃亡,是很符合灭国的情况的。”
“之所以说辽天祚帝,主要也是”
“而在此期间,宋与金,都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首先就是地盘的问题,一大片西北地区,以及燕云地区,落入到了宋朝的掌控之中。”
“但这些地区经过了战乱,流民很多,同样的,城也残破不堪。”
“宣和六年,1125年,也就是辽国彻底灭国,此时,距离靖康之变还有两年。”
“因为收復了大片西北,以及北方地区,地区因为战乱,需要重建,同时,也有大量的流民需要安置。”
“这就是又要钱了!”
“於是乎,在宣和六年六月,下詔,向南方的各省,开徵免夫钱。”
“原文是:六月壬子,詔以收復燕、云以来,京东、两河之民困於调度,令京西、淮、浙、江、湖、四川、闽、广並纳免夫钱,期以两月纳足,违者从军法。”
“这就很明显,就是想要支援北方,逐渐的將北方彻底纳入大宋的版图。”
“而且很严厉,期限,两个月,违抗者以军法论处。”
“关键是,这还没完,到了七月二十七,估摸著是钱不够,或者,给钱的太少了,宋徽宗又下了一条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