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偏偏还要北伐。”
“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七月份发生的事情。”
“七月初一,岳飞派將领张应、韩清到西京,会同李兴收復永安军。”
“初七,岳飞与完顏宗弼在郾城大战,打败金军。”
“十二日,岳飞派统制杨再兴、王兰等在小商桥截击金军,二將均战死。”
“十三日,金军攻打颖昌府,岳飞派將领王贵、姚政联合出兵努力奋战,打败金军。”
“二十日,岳飞因为多次接到詔书要他班师,於是从郾城还师,军队士气低落,溃散不群,金军追击没有追上。颖昌、蔡州、郑州等地又被金军占领。”
“首先,就是岳飞军驻扎地的问题。”
“岳飞驻扎在郾城,可金军不知道,也只有自己人才知道。”
“而偏偏,完顏宗弼就很精准的找到了岳飞所在,然后,跟岳飞大战。”
“是,这一战,的確打败了金军。”
“可短短五天后,金军又来了,这一战,绝对是偷袭。”
“小商桥就在郾城的三十多里外。”
“金军都跑到这么近的地方了,岳飞才忽然察觉,並且,派遣杨再兴、王兰等將去截击。”
“结果,兵力准备不充分,金军又是偷袭的情况下,导致杨再兴、王兰战死。”
“当然,高中本纪中记载的比较模糊,《金佗粹编》中记载的比较详细,连人数也记载的清清楚楚。”
“比如杨再兴还杀了两千多金兵,一百多名军官等等。”
“总之,事就这么个事。”
“而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內部有人向金军透露岳飞军內部的情报。”
“岳飞在郾城的兵马的確不多,但完顏宗弼是如何知道的?”
“《金佗粹编》中也记载了,他直接用一万五千骑兵,直奔郾城而来,中途都没有耽搁的!”
“郾城,是岳飞所在,就相当於大后方的指挥所。”
“说指挥所就应该明白了,这玩意,就是在大后方的!”
“如果不是有人向完顏宗弼透露,完顏宗弼如何知道岳飞的指挥所在哪?”
“而从七月二十这边,也能看得出来。”
“《宋史·高宗本纪》中原文记载是:壬戌,飞以累奉詔班师,遂自郾城还,军皆溃,金人追之不及。”
“岳飞多次接到詔书,要求他班师回朝。”
“注意是多次。”
“之前记载了一次,这边又说了一次。”
“很明显,两次是不符合多次记载的,应该说,在此期间,岳飞不间断的接收到了朝廷让他班师回朝的旨意,至於多少次,那不知道,反正很多次就对了。”
“而之前,岳飞都没搭理,压根不想管。”
“结果这一次,岳飞回去了!”
“而这一次岳飞为何回去?”
“高宗本纪没记载!”
“但別的地方有记载!”
“说白了,就是不给粮了!”
(別著急,我待会儿搞个图!让你们瞅瞅这一战的情况!其中包括岳飞收復的州,以及岳飞驻扎地,以及完顏宗弼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