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人所谓的,科举让世家门阀感受到危机,皇帝用科举制衡世家门阀等等……”
“嘖,怎么说呢,不能说扯淡吧。”
“皇帝的目的本来也是这个,一开始,也的確还算好用,但时间长了,就不好用了。”
“能考中的,可都是世家的人,就算不是世家的人,往这考生背后的势力去查,保准能够查到世家的影子。”
“除非黄巢家的生意是搞垄断,是独一份的,否则,人家真看不上你这私盐贩子!”
“於是,屡次不中的黄巢,愤愤不平的写下一首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开后百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自然是有诗才的。”
“而这首诗,也被后世无数人解析解读,认为这是標准的反诗。”
“其中,我开后百杀,以及满城尽带黄金甲两句,更是被人津津乐道,说这首诗杀气太重,以及,体现出黄巢的反抗精神。”
“但要我说,黄巢就没那么多心思,他就只是单纯的不爽,然后,写下了这首诗,而这首诗,更像是无能狂怒的放狠话一样。”
“为什么说是无能狂怒的放狠话呢?”
“首先,就得看背景,黄巢是在好几次考不中的情况下,才写下这首诗,大概心路歷程就是,去你码的,老子不考了!”
“他將自己比作菊,將那些世家门阀,官官相护的傢伙们比作別的。”
“而等到菊盛开之后,別的,基本上就凋零了。”
“从这些,就可以推断出黄巢的整体心路歷程。”
“很简单,意思就是,你们这些狗东西给我等著,等有朝一日我发达了,你们一个个的全都得死!”
“对,就这么简单!”
“从其中意思不难看出来,这就是无能狂怒的放狠话!”
“这跟打架输了放狠话是一个道理。”
“这时候的黄巢,压根就没想过造反。”
“因为,他写下这首诗后,不是招兵买马,而是直接回到老家,去继承家產去了。”
“黄巢的生年不详,但有说他死的时候六十五岁。”
“那一年,为884年。”
“往前推六十五年,黄巢就应该是819年生人。”
“黄巢成年之后就开始参加科考。”
“也就是及冠之后,及冠,二十岁。”
“他从二十岁开始考,考了几次,都没成功。”
“至於是几次,那不知道。”
“就给他多算点,算十次好了。”
“科考,每年一次,考十次,黄巢就是三十岁。”
“然后,他就回去经营盐帮生意了。”
“而这一经营,就一直经营到了875年。”
“这一年,黄巢五十六。”
“也就是说,黄巢都经营了二十多年盐帮生意,才开始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