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峥嵘低头扫了眼:“茉莉酒酿吧。”
青年点头:“好,还需要点什么吗?”
他家还有些简单的炸串小吃,虞峥嵘就点了一个素菜组合。
他坐下后,打量着这家装修,若有所思。
装修整体确实偏向南洋复古,不过细节上还增添了一些别的风格,主要是摆件那些,可以看得出来老板是一个喜欢旧物件的人。
尤其是摆在书架上的《故事会》,上面写了阅读随意,看完请归位。
虞峥嵘挑了本封面是抽象主义风格的出来,上头标的年份很久远,八零年代的杂志了。
不过书本保留得很好,看得出旧,却并不破烂。
虞峥嵘翻了几页,里面的故事很杂,有些挺有意思,有些索然无味,不过他看得很认真。
青年端着食盘出来时,笑着跟虞峥嵘说:“你喜欢吗?”
虞峥嵘:“还好。”
他有点好奇:“你这是翻版印刷,还是确实是那年出版后保留至今?”
“是一直保存着。”
青年说:“我父母都喜欢留这些旧书,我从中挑了几本封面我很喜欢的摆在这儿,和大家一起欣赏。”
虞峥嵘把封面翻过去:“这幅画是仿毕加索九十岁的几幅自画像中的一幅吧。”
青年一怔,眼睛微亮:“你看得出来?”
他低眼,拉开椅子在虞峥嵘对面坐下来:“确实是。”
青年笑着问:“那你看这幅画觉得怎么样?”
虞峥嵘实话实说:“一般。”
他道:“毕加索九十岁的那几幅自画像,每一幅都充满着死亡的气息,混乱、思考、恐惧……再到最后绝望与接受。这幅画为了出版将这些感觉柔和了,显得只是一幅怪诞的抽象主义,只有表皮,没有内容。一副驱壳而已。”
虞峥嵘虽然评判得好像一文不值,但他说完后,话锋一转:“不过作为一本杂志的封面,这幅模仿画已经很优秀。再说模仿本来就是临摹,无法复制原先创作者的灵魂也很正常。”
还有,毕竟只是杂志封面,不是放进艺术展览供人欣赏的作品。
更别说有些艺术展质量也参差不齐,多得是空洞无物的色彩炸。弹。
青年稍怔,看向虞峥嵘的目光有些不一样:“听得出来,你确实是懂的。”
不仅懂,虞峥嵘的评价哪怕一针见血,也依旧客观,没有掺杂任何情绪,都不算是批评。
虞峥嵘笑了下:“我也喜欢这些。”
青年看向他手里的杂志,说:“那幅画是我小叔画的。”
虞峥嵘没有一点尴尬:“他画工不错。”
青年笑:“是呀。”
“你也是画画的吧?”
“嗯。”
虞峥嵘放下杂志,尝了口带点酒味的豆花,不得不承认,味道确实不错:“算吧。”
青年看着他手上的痕迹,玩笑了句:“确实只能说‘算’,你是不是更偏向做手工?”
虞峥嵘支着下巴,看他一眼,语调有几分慵懒:“老板,我们只是客人和老板的关系,做你们这行没有行忌爱这一说吗?”
他的语气也有几分调侃,所以听上去不会让人尴尬,青年也就笑得更深:“想和聊得来的人交个朋友也很正常吧?”
他冲虞峥嵘伸手:“你好,我叫苏承语。承载的承,语言的语。”
苏承语……
虞峥嵘一顿,有几分惊愕:“你小叔该不会是苏警吧?!”
苏承语笑起来,并不意外他会知道:“对。”
虞峥嵘这回就是惊喜了:“苏老师跟我说过他老家在南方,我没想到那么巧…所以这家店的装修他也有帮忙设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