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范正茂边走边介绍,陈宝誉师范毕业,毕业后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
三十多年前,区政府办选拔干部,陈宝誉凭借着自己写作水平,直接调到区政府办政研室从事材料工作。
从事业身份转成公务员,从科员干到科长,在到副主任。
陈宝誉当政研室科长时,郑智贤刚好就在政研室工作。
原来是这么回事。
如今,陈宝誉已经快九十岁了,家里是他女儿在照顾他。
他们三人坐在陈宝誉对面。
陈宝誉高龄,却耳不聋眼不花,说话中气十足。
“陈老,这位是平山区现在政府办主任宋秋实,这位是市公安局杨大队长。”范正茂介绍道。
范正茂曾经在慰问老同志时见过陈宝誉,还听过他讲过当年的事情。
“陈老。打扰你休息了。”
宋秋实拱手客气道。
“没,你们能来我很高兴。范主任说了,你们想了解郑智贤的过往。”
陈宝誉叹息一声。
“郑智贤是个人才啊,当年政府办缺人,是当时朱主任,把他从乡镇借上来的。”
“郑智贤出生农村,能吃苦。而且他善于写作,刚到政研室就写了篇文章,受到当时领导高度赞扬。”
“后来又接着帮当时区长,写了几篇评论文章,直接发在省级党政刊物上。短短不到半年,他就成为政府办最年轻,最有潜力的笔杆子。”
“不过,不过。。。。。。郑智贤在区政府办呆了两年多后,政府办空出一个行政编,当时我还主动给领导汇报,直接将郑智贤调到办公室。”
“在政府办熬更守夜两年,解决个编制理所应当。就在郑智贤满心欢喜时,上面领导却从乡镇调了另外一位年轻同志。”
“我当时劝他再等等,是金子总会发光,然郑智贤似乎伤透了心,一气之下,辞去公职。”
“之后,他仿佛销声匿迹般,再没听到关于他的消息。”
没想到郑智贤还这种经历。
不过这也不能成为他违法犯罪,草菅人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