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女婿也投其所好,捡着丈母娘爱听的话说个不停。
杨母热情地拉着韩霖坐下,看样子恨不得和韩霖促膝长谈。
好在韩霖还要赶着时间上班,并不能满足杨母的愿望,很快骑车离开。
韩霖骑车走到黄庄大队的村口,胡平正在那里等着,看到韩霖十分热络地招手,同韩霖一起上工。
“韩哥,我今早特意等着你呢,咱们一起上工去,明天休息,我请你上我家吃饭去吧。”胡平依旧十分热络,仿佛看见韩霖,就有说不完的话。
韩霖摇头,明天他已经有安排了。
胡平依旧不放弃,“那等下班的时候,我请你去国营饭店吃饭。”
“国营饭店的大厨我很熟的,我让他上拿手好菜招待你。”
韩霖原本打算拒绝,但是听到这话,来了兴趣,“有多熟?”
“那是我堂叔!”胡平这句话说得特别有气势。
这就是家里人多的底气,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亲戚朋友。
“今天中午国营饭店,我请你。”韩霖很快做出决定,将胡平激动得吱哇乱叫,韩霖默默加快了骑车的速度。
韩霖去县城上班,杨黛则坐在杨母身边,将自己昨天的经历,仔仔细细说给杨母听。
“你说那个外国人还夸你?”杨母又追问了一句,脸上的表情不可置信。
她是真的没想到,自己女儿还有这么一天。
先是上报纸投稿,后来又是在村里画宣传画,现在都开始给洋人画画了。
“你这都是啥时候学的?以前上学的时候怎么没听你讲过,你还有这种天赋?要是早知道的话,咱们也早点培养培养你。”
杨黛的表情变得有些不好意思,“要是我说了实话,你可不能骂我。”
杨母:“说吧,从小到大,我骂你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我上课的时候觉得无聊,就自己在课本上学的。”这是杨黛的实话,虽说这种事情不是她本人做的,但她确实有证据。
很多初中的课本上还有当时临摹的印记,而且把书本按照年级分类,还能一点点看到画技的进步。
这也是杨黛为什么敢直接展现画技的原因。
原身虽然学习不好,但毕竟是高中毕业,在黄庄大队属于知识分子,能写出文章并不算多么出格的事情。
会画画,也是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还能找到证据,根本不怕别人问起来。
“我想着,以后也学学洋人说话,这样我也能直接和洋人交流了。”
杨母这会儿对杨黛做出的所有决定都举手支持,十分赞同。
“我腌了鸡蛋和鸭蛋,等你到时候找夏知青的时候,都带上,就当是学费了。”
“我还攒了棉花和布料,夏知青会不会做衣服,要是不会做衣服,我再帮她做身衣服。”
“还有等秋收之后,天就冷了,让你公公去知青点看看,知青点都是老房子,门框房顶之类的很容易出现问题,正好你公公是这方面的好手。”
在杨母心里,所有的一切都要为杨黛的学习让路。
杨黛既然想跟着夏子清学洋人说话,那么家里自然也要和夏子清打好关系,让夏子清对杨黛印象更好,如此也能更加用心地教导杨黛。
杨黛清楚杨母的慈母心肠,忍不住抱住杨母,头埋在杨母的肩头,久久没有说话。
杨黛身为成国公府的嫡女,在家中自然受宠,但是对于母亲的印象其实并不多。
杨黛并不是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年幼的时候跟在祖母身边听从教诲。
后来被选定成为太子妃之后,便开始亲自被祖父教导。
杨黛知道母亲自然是关心她的,但是这种关心在杨黛看来,有一种走形式的感觉,母亲并没有多少慈爱分到自己身上。
对这一点,杨黛一向都接受良好,毕竟自己不是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孩子,况且自己能得到祖父的疼爱,已经是成国公府中独一份,自己不应该奢求更多。
而穿越之后,杨黛真的从杨母身上感受到了慈母心肠,对待杨母自然也越来越亲热。
杨母知道杨黛的安排,明天准备去给关长林道歉,此时自然也说起了关长林。
杨黛:“以前是我不知道天高地厚,舅舅的医术明明很好,上次给我的膏药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