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平复了一下心情,去书店找夏子清。
夏子清如今依旧兼职给政府办公室的人教学英语,听说因为效果不错,县里有意推广。
再加上食品厂的订单,县里的工厂都受到了激励,认为食品厂能拿到外汇订单,自己的厂子努努力肯定也是可以的。
因此再对待学英语这件事情,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夏子清已经将村里小学的老师职务辞去,专心在县城里教导这些人英语。
不上课,不去食品厂的时候,夏子清便会在书店停留。
其实这种情况下,书店也没有多少英文书籍,但夏子清依旧觉得在书店比较安心。
“这里。”看到杨黛的身影,夏子清招招手,两人将手头的书看完之后,才结伴走出书店。
“县里的知青办找我,说会将我调回知青办。”两人最终坐在了国营饭店里。
等吃过饭,杨黛就会去招待所,同人汇合,然后一起抵达首都,去面试。
“这是好事啊。”杨黛对知青办其实并不熟悉,但也清楚这个地方对知青来说,确实不错。
在知青办里工作,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说不定还能调动回城。
夏子清一个大城市来的女孩,肯定还是想要回城的。
“你不想去吗?”杨黛看着夏子清的表情,又追问了一句。
夏子清的表情不像是高兴,反而有些纠结。
“我就是心里有些没底。”夏子清明白蝴蝶效应,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她帮助食品厂顺利拿下双倍的订单开始。
夏子清就知道自己这辈子的道路,肯定同上辈子全然不同。
但是当真正的变化落实到自己手中时,夏子清还是有些迷茫。
知青办的工作,上辈子夏子清就听说过。
知青办就是她们这些知青回城的跳板。
有很多回城的知青都是一边在知青办里做做打杂的工作,一边等着自己家乡城市的工作调函。
一般情况下,能够让孩子调动到知青办工作的,家里肯定多少也有些关系,帮着孩子拿到工作,也只会是时间的问题。
原本这些同夏子清没有丝毫关系,但是猝不及防这个机会,送到了她的面前。
“你这么厉害,知青办的工作肯定也不再话下。”杨黛拿起手边的饮料,同夏子清举杯。
她如今同夏子清的关系越来越亲近,虽然一直觉得夏子清似乎在特意遮掩什么秘密,但是她不准备深入探究。
就像是她的秘密,她也不想让夏子清知道一般。
她只要确定夏子清确实对自己没有坏心,而夏子清也着实很有能力。
两人在此为基础,关系越来越好。
“你说得对。”夏子清同样举起饮料,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夏子清将杨黛送到招待所,又同杨黛一起去了火车站,一直看着杨黛上火车离去。
自己站在站台边上,听着火车发动的声音,笑了笑,转身前往知青办。
知青办这个工作,她不可能拒绝。
县城的站点只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站点,甚至上车的人,也只有她们三个。
上火车前,杨黛对火车这种东西,充满了想象。
即便夏子清提前给她做过预警,但杨黛依旧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但是上火车之后,杨黛便只有一个想法——她想下车。
不过显然是不可能的,火车上满满当当看起来都是人。
明明这个站台没有旁人上车,但自从进入火车车厢之后,杨黛便觉得自己一直都被人群推搡往前走。
好不容易走到自己的位置上,杨黛来不及松口气,第一时间从自己的包里拿出口罩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