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废太子夫妇穿到七零啦 > 5060(第17页)

5060(第17页)

杨黛和夏子清倒是都很喜欢这种布料。

杨黛从小在锦绣堆里长大,这布料虽然算不上特别好,但是与穿越之后见到的布料相比,也算是上成货了。

夏子清上辈子倒腾过那么多小生意,卖衣服这种生意,她当然也不会错过,因此在面料的辨认上也很有经验。

但也正是因为有经验,才觉得惋惜。

不可否认,纺织厂这次的布料是真的不错。

如果换做是改革开放之后,这样的布料,会有不少厂家抢着要,毕竟这种质地的衣服,穿起来就很有气质。

但是却真的不适合如今的环境。

这几年大家还在习惯于穿黑蓝色的工装,要多简朴有多简朴。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大家公认的理念。

夏子清越看越可惜。

“能去你们工厂看看吗?”夏子清突然说道,“这些布料要是只能压在仓库,或者当残次品处理,真的很可惜。”

徐梅有些惊讶,张着嘴呆呆地看向夏子清,但很快就反应过来,“当然能,当然能,两位同志要是愿意去我们厂子,我们厂肯定好好招待你们这两位大恩人。”徐梅再次笑了起来。

夏子清看向杨黛。

杨黛点了点头,“那就去看看。”

反正马上就要回家了,去纺织厂看看就当是长长见识。

况且要不是遇到这么一桩事,杨黛就算是想要找机会,来这种大工厂看看,怕是也根本进不去大门。

纺织厂是万人大厂,实力在首都这边也是数一数二的,在厂子上班的人都为自己这个厂子感到骄傲,尤其是年轻人,更能从其身上感受到朝气蓬勃四个字。

夏子清站在纺织厂大门前,有些感叹。

人和人不同的选择,果然是带来了不同的机遇。

她是沪市人,上辈子倒腾小生

意创业,也都是在沪市境内的,很少来首都,对首都纺织厂更是一无所知。

但是此时站在纺织厂大门口,看见纺织厂入门的大石头之后,意外想起了自己上辈子曾经看过的一篇报道。

改革开放之后,国有工厂开始和乡镇企业还有私人企业竞争。

从八十年代初,其实就开始有一些小工厂撑不下去,开始陆陆续续破产重组,工人下岗。

但是大型工厂的倒闭,基本都是在九十年代初才来临的。

而这其中,首都的纺织厂倒闭要更早一些。

如果她对报纸上的内容没有记错,1985年,在那些大型厂看起来蒸蒸日上,势头很足的情况下,首都的纺织厂便率先宣布,资不抵债,工厂倒闭。

最后为了清空债务,纺织厂不仅将自己的各条生产线卖了出去,最终还拍卖了地皮。

属于纺织厂的故事,在首都彻底成为过去。

当时报纸上还说,纺织厂宣布倒闭之后,大家才发现纺织厂库房里,竟然还积压着一批老库存,少说也有七八年的时间,布料虽然看起来还行,但是因为长时间积压在库房里,有不少布料都被老鼠啃坏了。

据说其中一部分还被火烧过,只不过抢救的及时,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当然纺织厂的倒闭,这批货物积压并不是主要问题,真正让纺织厂倒闭的,是因为纺织厂用巨额引进国外的生产线。

结果引进之后发现,这条生产线并不是全新的,经常损坏,零件都是定制的,每次修补都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生产效率并没有提高多少,还经常出残次品。

纺织厂本来就已经存在危机,这条巨额的生产线更是直接将纺织厂打到了谷底,资不抵债。

夏子清看到的报纸并不是实时的,而是在自己创业过程中,有意收集旧报纸的时候,才注意到纺织厂的新闻。

当时国家那些资不抵债,宣布破产的厂子已经越来越多了,而其中有一部分也是因为跟风引进国外的生产线,结果被忽悠了,最后生产线根本不能用。

但当时的夏子清不知道,原来之前纺织厂的积压库存,也和国外的合作有关。

夏子清站在库房前,内心的吐槽源源不断。

大家都说吃一堑长一智,但是这句话显然在纺织厂身上是不适用的。

纺织厂是吃一堑再吃一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