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280……
…………
500万!!
拍卖官举起小木槌,环视了全场一圈。
当……………………
一锤定音!!
陆斯年看着屏幕,闷了一会儿,Lawrence,你猜要是我学Banksy,在画框里也装个碎纸机会怎么样?
他因为紧张,话多了一些,她一敲,那画就自动掉进碎纸机里……
Lawrence是市场运作的好手,一听这个,爆出一声爽朗大笑,那明天我跟顾总就能把这画炒得再翻一倍。
都不用多做什么,改个名字,叫《雪融》,再把原来的《细雪》名字还贴在画框上。
陆斯年被他的牛逼折服,无言以对,无奈地摇摇头。
要不然你以为我们靠得什么吃饭?
陆斯年无语,低头整了整身上的高级手工西装,认命地站起来:但愿买家不是个话多的人。
那不好说,很可能跟顾总猜得差不多。不用担心,有我在呢。
门响了,服务生领着买家来见面。
买家是个留着棕褐色短发,皮肤苍白的年轻人,笑容可掬,一看就是社交好手。
他笑着同两人打招呼,一阵寒暄之后拿出了名片递给陆斯年。
雅克·德·罗什舒亚尔,《艺术寻踪》的副主编。
《艺术寻踪》有些特殊,不是传统媒体,而是意大利著名奢侈品集团旗下的艺术杂志,格调高雅,跟时尚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顾远书去的那次风尚大典,就是这个集团旗下的某奢侈品品牌主赞助的。
时尚界,艺术界,来来去去,似乎总是同一波玩家。
雅克笑着盛赞陆斯年年轻有为,说很荣幸能拍下来这幅画,又开始很有技巧的邀请陆斯年合影。
人家刚砸了500万美金,拒绝合影,未免有点儿不像话。
况且这也是一种惯常操作。
一张张合影,都是画家们走上声名显赫的敲门砖。
只不过陆斯年情况特殊些,买他第一张画的人,是不懂行的傅青淮。
再后来,他的精神状态不很稳定,又不喜社交,所以顾远书才顺水推舟的做了个神秘画家的人设。
陆斯年其实看见价格的时候就挺过意不去的,人家一问,他差点儿一口答应了。
可是他还是按照顾远书的交代,犹豫再三,才直言道:我这人实在不喜欢拍照,也不善社交……不过MoMA这个地方,还有《细雪》,对我来说有很特殊的意义……好吧。
这胃口吊的,雅克简直两眼放光,难道是跟简介上说的一样,您是在这里遇见爱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