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伯瑀退至一旁,垂首行礼:“臣参见太后。”
太后笑着道:“不必多礼,皇帝伤势未愈,朝堂之事还得多劳烦萧爱卿了。”
“太后言重了,臣自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萧伯瑀道。
宫女打开手中的食盒,端出一盅热气腾腾的汤在赵从煊案前。
太后亲自盛了一碗,递到皇帝面前,“哀家今日来,本就是想向皇帝求个人情,萧爱卿既然也在,那就再好不过了。”
赵从煊接过汤碗,指尖在碗沿轻轻摩挲,抬眼看向太后,却没有答话。
太后在皇帝身侧坐下,她看向萧伯瑀,笑着道:“哀家族兄有一个女儿,今年已到婚配之龄,这孩子温婉贤淑,知书达理。哀家想着,萧爱卿尚未婚配,不如就让皇帝赐一道圣旨,成全这一姻缘。”
她话未说完,萧伯瑀已猛地抬头。赵从煊捏着汤匙的手微微一僵,汤面荡开一圈涟漪。
殿内一时寂静。
赵从煊唇角微扬,眼底却不见笑意,他轻咳了一声,道:“萧爱卿以为如何?”
“臣承蒙圣恩,身负朝廷重任,如今天下未定,不敢言成家之事。”萧伯瑀跪下身来。
太后眉头微蹙,语气转淡:“罢了,是哀家思虑不周。”
去年这个时候,萧伯瑀曾以社稷为重,打消了陈威想让永安公主嫁入陈家这一念头,现在,若太后这一道懿旨下来,不到半个月,陈家必定会再次求娶永安公主。
太后心头一沉,她叹了叹气,也不看皇帝一眼,便起身离开了。
陈伦的为人,长安城的人都知道,永安虽不是太后亲生的女儿,但也不舍得她嫁给陈伦这般人。
待太后离开后,赵从煊看着案上快要放凉的养元汤,始终没有喝下一口。
萧伯瑀缓缓抬头,目色一怔,只见赵从煊的手臂不知何时洇出了些许血迹。
小酉子连忙请来太医,重新包扎伤口,萧伯瑀神色一凛,蹙眉道:“陛下,当以身体为重。”
赵从煊抬起头看向他,唇角翕张,而后又低垂着头,一言不发。
…………
夜里,萧伯瑀留宿宫中,怕他伤势再次裂开,他坐在床榻边看着书,偶尔看向榻上之人,见人眉头舒展,便放下了心。
夜深,殿中烛火摇曳。
萧伯瑀脱去外衣,侧躺在床榻上,赵从煊似察觉到身旁之人靠近,他迷茫地低语着什么。
萧伯瑀凑近了些,轻声问道:“陛下说什么?”
片刻后,赵从煊半睁着眼,他的声音很轻,更像是呓语,“……你会娶妻吗?”
声音传来,萧伯瑀没有立即回答,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世家之中,婚姻多半是利益的捆绑。
如今朝中党争愈发严重,太后想要将族中之女嫁给萧家,其意思不言而喻。
陈威任人唯亲,早引得世家不满,萧伯瑀任孔岑为羽林中郎将一事,无形中拉拢了世家的人心。
萧伯瑀年少成名,无论是出身、才学、相貌均是人中龙凤,明里暗里,多的是人想拉拢萧家。
见他沉默,赵从煊艰难地撑着起身来。
萧伯瑀见状,连忙托住他的腰身,生怕他又撕裂臂上的伤。
赵从煊紧紧地看着他,近乎强硬道:“你……不能娶别人为妻。”
殿内一静,赵从煊低垂着头,不知在想着什么。忽地,他半跪起身,随即跪坐下来,整个人跨坐在萧伯瑀的身上。
下意识地,萧伯瑀搂住了他的腰身。
萧伯瑀的掌心贴在他腰间,隔着衣料似乎传来灼人的温度,他的手臂不自觉地收紧了几分。
“陛下,是什么意思?”萧伯瑀的声音暗哑了些。
赵从煊顺势将重量完全压在他身上,膝盖抵在两侧,整个人陷进他怀里,他解开了衣带,任由月白的里衣挂在臂弯,随即颤抖着将唇贴了上来。
两唇相贴,萧伯瑀的手掌不由地扣在赵从煊的后颈,指尖渐渐滑入他的发间,小心翼翼地避开他的伤。
他的唇很软,带着一丝药草的苦涩,却因他急促的呼吸而温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