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木椅被扔在一旁。
殷尚书怎么也下不了手,他颓然坐在地上。
地上的金杯是那样的精巧绝伦,那样的巧夺天工。
这样接近仙物的金杯,当真要毁在他的手上吗?
殷尚书犹豫不定。
脑中的念头反复变化,最后,殷尚书无奈地哀叹,“罢了,把你送走吧,送得远远的,离京都远远的,埋起来。”
第100章
殷尚书深深吸了一口气,寻来他以前迷上丹青之道时用的颜料,将金杯的耀眼颜色一笔笔掩盖。
随着时间流逝,金杯一点点变得平凡而普通,看起来就像黑釉云纹杯,只是在阳光下会隐隐透出丝丝缕缕的暗光。
殷尚书沉吟片刻,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纸上写了一大串字。
把书信和杯子放置在一起,见事无遗漏,他这才喊人。
“来人啊。”
“大人有何吩咐?”小厮谨慎小心地进门问道。
“你把这个匣子,送到梨城县老家去,里边是我给老夫人写的家书、银票,仔细点叫人送。”
“是。”小厮得令,捧着匣子出门。
“等等!”殷尚书想了想,“再去库房,给老夫人挑些颜色稳重些的布匹和首饰,一并送过去。”
“是。”
孙意柳正从右相府回来,看见小厮匆匆忙忙捧着东西从殷尚书房间出来,立刻叫住他,“站住。”
她眯了眯眼睛,和右相相似的轮廓显得有些凌厉,“是什么东西?”
“夫人。”小厮赶紧行了个礼,“是大人送给老夫人的年礼。”
“年礼?”孙意柳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往年也不见大人给老夫人送礼啊。”
小厮不敢妄加揣测,一五一十把殷尚书的话复述出来,“听大人说,今年是老夫人的八十大寿,因着朝中事务繁琐,不能回去贺寿,所以只有以信祝寿,再送些老夫人用得上的东西,了表孝心。”
原来如此。
孙意柳与殷尚书的母亲相处不多,只见过几面。
殷尚书的家境说不上好,起初只是个穷秀才,全是靠家中老母辛辛苦苦供他读书,这才考取了功名。
孙意柳再怎么说也是相府出来的姑娘,右相对她严苛,可自小也是锦衣玉食养出来的,气质仪态与平头百姓差了不止几万倍。
老夫人怕来京都给自己的儿子丢面子,也不知道如何与大户人家出来的儿媳相处,所以一直待在老家。
孙意柳走上前,简单翻了翻殷尚书送过去的东西,见里面只是些信件布匹首饰之类的东西,草草放下。
她秀眉紧锁,“夫君送的也太随性了,去,把我嫁妆里面的那副点翠屏风和青玉席添进去,当作我给老夫人送的寿礼。”
殷尚书本来看孙意柳拦下小厮,难免心生惶惶之意,好在孙意柳没发现什么不对。
“夫人,那是你的嫁妆,怎么能送出去呢。”殷尚书拢了拢衣裳,漫步走过去,神色略微不赞同地看着她。
孙意柳脸色柔和下去,“夫君,那也是我的母亲。”
殷尚书看着眼前温柔娴静的女人,情不自禁抚了抚她的鬓角,“夫人,娶了你当真是我三生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