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压着激动,介绍自己的生产线。
池大天才?
那肯定是池安宁了。
“不错,带我看看成品。”
“您跟我来。”
汽车生产车间并不大,落地之后,还分了差不多有一半出去,去做武器生产线。
没两分钟,就从来到车间最后面。
工程师推开一扇门,从车间出来之后,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四方形小车。
差不多有四五十辆。
都是黑色的。
“大小是三米乘三米,高度是两米五,人在里面能站起来,非常适合作战。”
工程师贴心的介绍最基本的数据。
和传统汽车不同。
这些车抛去了所有只负责美,而没有任何用的东西。
比如车窗,只有前面有车窗,而且也只有普通车的三分之二大小。
前排两侧车窗,最多让驾驶员看清楚后视镜。
车门也不是四开门。
只有驾驶位有门,然后就是后备箱是双开门,顶部也有车门。
“现在汽车玻璃稀缺,只能这样了,不过好处就是非常解释耐造,实验数据非常好。”
“驾驶位这个门只是方便驾驶员快上快下。”
“我收集了所有小队作战的危机情况,80都是来自车子侧翻和不防弹。”
“您看咱们的轮子,用的都是越野车的大轮子,动力非常好。”
“没有油箱和电池,整个车机就一个动力系统,车身非常大,能装一个小队没问题,遇到侧翻时,后备箱的门就用上了。”
“这些车架,都是达州那边一体成型制造的,非常结实。”
工程师生怕沈心不理解,解释的非常详细。
沈心拉开尾部的双开门。
沿用了黑色依维柯的设计,只有驾驶位有座位,其他位置都是光溜溜的钢板。
“到时候怎么坐舒服,要装什么,就让小队们自己决定。”
“嘿嘿,”工程师不好意思摸摸头。
生产线上的资料,确实太少了。
只能是到时候,谁使用,谁负责了。
到时候车漆用完了,怕是只能用金属原色了。
“挺好的,产能呢?这些是所有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