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北沉声道:母后生我时便落下了心血不足的病症,后又去皇家寺调养了几年,想来皇家寺位于北望山,地处寒凉,当时便落下了病重。
只是母后生性要强,不愿告知外人罢了。
闻言,刘太医也跟着叹了一口气,皇后娘娘,原也是一个福薄之人。
但既是寒症,为何又会吐血呢?韦韵突然问道。
她倒不是精通医术,只是以前为了治疗好容北的厌食之症,翻阅过不少古籍药理,对寒症也有一定了解。
寒症者多为心血不畅,血脉阻滞,日益累积的病症。主要表现为体虚、怕冷,身体发僵发麻,倒没听说过寒症病人会呕黑血。
刘太医道:许是皇后娘娘寒毒太深,受不得滋补药物,这一剂活血的药方下去,引得她出了胃血。
那也不应该是黑血。韦韵蹙起眉,细细思索道:若是胃血,以前殿下厌食之症发作时我也见过,胃血呈血红、沉红色,绝不是黑色。
刘太医被连番质疑,此刻也有些不悦道:你这小丫头懂什么医术?既不是胃血,那你说是什么血。
韦韵冷声说:毒血。
皇后娘娘可能是中了毒。
第37章阿韵,我信你。
荒唐!!
刘太医一甩衣袖,又惊又怒道:你是哪儿来的小丫头,竟敢在此胡言乱语。皇后娘娘怎么可能是中毒?!
皇后作为后宫之主,身份尊贵,吃穿用度一应物品皆由大内亲自挑选,层层把关,以确保无人可趁虚而入。
韦韵以前也在御膳房当过差,当然知道皇后娘娘身边有试毒宫侍,中毒的机率微乎其微。
但韦韵总感觉皇后娘娘不像是单纯的寒毒之症,并且此次发病太过迅猛,令人不得不怀疑。
殿下,皇后娘娘此番的病因确实蹊跷,御医既然瞧不出病症,那为何不能试一试别的方法。韦韵看向容北,轻声道。
容北微敛眸光,还未开口,一旁的刘御医已道:殿下!老夫从医多年,皇后娘娘是否中毒难道还看不出来吗?中毒者印堂发黑,唇色发青,至多三日之内便会毒发身亡,皇后娘娘绝非毒症。
韦韵却道:若是慢性毒药,未必三日。
这话便更可笑了。慢性毒药起码要半年以上方会见效,皇后娘娘每月都由太医院检查贵体,若是中毒,难道整个太医院都检查不出来吗?
刘太医说罢,面向容北道:殿下,你万万不可轻信此女的话。
韦韵一时百口莫辩,正想着如何与容北解释,便听得他道:阿韵,你不必说了,我信你。
来人,拿银针。
太医院的人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但三皇子都发了话,他们也不敢违抗,老老实实地从药箱里拿出银针,扎入皇后娘娘的脉搏里试毒。
须臾之后,银针缓缓从皇后娘娘的虎口拔出。针口出溢出鲜红的血珠,而那银针的颜色仍旧雪亮,没有一丝乌色迹象。
刘太医冷哼一声,道:如何?中毒者试针发黑,皇后娘娘可没有一丝中毒迹象。
容北见此,也知道韦韵是因为担忧他才会有此疑惑,非但没有怪韦韵,反而还安慰道:阿韵,没事。
母后没有中毒。
下一刻,韦韵却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她直接撩开了帷幕的纱帘,探身进去观察皇后娘娘的病情。
你做什么?!
刘太医大失惊色,立刻便要上前阻拦,却见容北冷冷瞥了他一眼,硬生生阻止了他的动作。
容北道:无事,阿韵不会乱来。
韦韵入得帐内,终于近距离看清了皇后娘娘的脸,虽然面容憔悴,皮肤苍白了一些,但确实没有中毒的迹象。
韦韵微微沉眸,抬手在皇后娘娘的侧颈轻轻触了触,摸到了一手温热。
若皇后娘娘真是得了寒症,按理不应该有这种体温。但若不是寒症,也不是中毒,那会是什么?
韦韵尚在沉思,鼻息间忽而闻到一阵极为轻微的淡香金腹子!
以前容北有厌食之症,韦韵为了使他病情好转,便精心研究如何用花蒸食,因此每种花的香味与作用她都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