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沉默说明了一切。
他愣了半晌,方道:“好啊、好气魄。不似你爹,文弱书生。”
“左右是个不成器的模样,”老夫人冷哼一声,“你如今升官,我方不用担心她嫁不出去了。”
***
晚膳一家人聚在八仙桌。
老夫人面门而坐,大老爷居左,然后依次是大郎君李闻庸、三郎君李闻昱和两个姑娘,最末背门才是大夫人和大嫂。
左边一侧从上到下是大老爷、李闻昱和李乐瑶。
有了白日的教训,李乐瑶这次离三堂兄能有多远算多远。
大老爷这顿饭吃的心不在焉,与刚归府应酬时一样。他一心只顾着吩咐下人给李闻昱布菜,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说得便如当年科举背四书一般熟稔。
闻庸和乐熙兄妹俩时不时地偷看这边,其间的思绪不言而喻。
大夫人看在眼里,酸楚在心里。
李闻昱垂眸执箸,安静地重复着吃掉玉盘中的菜品的动作,除了咀嚼,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他承顺,却并不孝谨慎。
“你倒是个好爹,把爹娘该做的一道做了。”老夫人停箸。
一家人吃一席饭,却各有心思。
老夫人很清楚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她儿砚卿,便出言提醒,而最后的责怪之意却落在了儿媳身上。
给孩儿布菜本该是母亲做的,如今砚卿看似偏心,实则是儿媳没有做好分内的事儿。
大夫人躬身谢过,已成惯习。
大老爷方想起被忽视的另外两个孩子。
“孩儿不孝。”大老爷先是亲自给老夫人夹菜,后又吩咐布菜丫鬟给大郎布了道清蒸甲鱼,给五姑娘布了道四喜丸子。
“为父不知道你们喜欢吃甚,便给庸儿‘独占鳌头’、熙儿‘福禄寿喜’,可好?”他自顾自的呵呵笑,说罢又想起了侄女,为难道,“至于瑶儿……”
大郎李闻庸笑得有些勉强,李乐熙是自心底的欣喜。
“干嘛,我挺好的。”李乐瑶正叼着大鸡腿,满嘴油光,说话含糊不清。
众人一时喜不自胜,忘了方才的不愉快。
“没个吃相。”老夫人笑骂,“别光顾着吃,也顾及些你旁边的三哥,他还病着。”
李乐瑶瞥了眼李闻昱。
他坐得端正,用膳一丝不苟,老夫人提到他时,他才放下筷子,礼貌性的垂耳倾听。
再见他唇已悄悄晕开几分血色,氤氲雾气中,愈发莹润如含露红萼,除了安静些,哪还有半分病中模样。
“他有手有脚,我作甚管他?”李乐瑶语塞。
而老夫人的目光中显然有强迫之意,李乐瑶这才不得已放下鸡腿,一筷子夹断盘子里另外一只鸡腿放到李闻昱盘子里。
“吃吧!”她侧身盯住三堂哥,噎死了别怪我。
“多谢。”李闻昱抬眸,又垂首。
李乐瑶却从他的眼中看出了微不可察的……嫌弃。
她秀眉一挑:你凭甚么嫌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