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诗衣匆匆赶到段誉的居室。
只见老人斜靠在床上,脸色红润,精神尚好。诗衣心中惊疑,不自禁看向一旁的陶大夫,但见他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诗衣心中顿时了然:知晓这位老人到了回光返照之时。
就听老人道:“姑娘便是救我的船主了?”
诗衣压下心中酸楚,点了点头,坐到床前的矮凳上,温声道:“老丈且安心养伤。您的仇家一连几晚潜入船上,均无什么发现,想是不会再来了。”
梅念笙摇了摇头,苦笑道:“老夫身体如何,心里还是明白的。姑娘你好心肠,却是没必要再安慰老夫啦。”
诗衣心想也是,伤感之余,便又言道:“那老爷子可还有什么遗愿?小女子若能办到,必不推辞。”
梅念笙摆了摆手,不答反问:“姑娘可认识我?”
诗衣道:“我身边这位吴大哥告诉我,您是湘中武林名宿‘铁骨墨萼’梅念笙梅前辈。”
“哦……”梅念笙点了点头,又道:“看姑娘举止,应不是江湖儿女,可是官宦人家?”
诗衣点了点头。她听吴少青讲述,知道这位老前辈持身甚正,见他被奸人所害,心中自有意气。心想他如此问,许是不想让她卷入江湖是非,遂点点头,却又接着道:“小女子先天不足,医者多言有早夭之像。幸而家父与薛慕华薛神医有旧,此行正是要去薛家庄寻诊。”
“哦?甚好,甚好。”梅念笙听了她这话,顿时眼前一亮。诗衣正不解,就见他自失一笑,道:“姑娘莫怪。我一个行走江湖的老头子,幸得姑娘救治,虽说仍不免魂归黄泉,但此天意尔,姑娘恩情,却不能不报,只是一时不知该如何报答。刚才听姑娘说身体先天不足,却让我想起一物来。”
说着,他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递了过来。
诗衣见他示意,想了想,也没有推辞,便接到手中。
梅念笙见她接过,这才笑了笑,道:“这是《神照经》,是一门极好的内功心法。练成后,不仅威力奇大,而且其内力,自带疗伤属性,尤其对先天不足、经络淤塞、脏腑内伤等症状,最具奇效。姑娘若求医不成,不妨尝试一练。只有一点,万不可误传匪人。”
老人家解释的同时,诗衣的脑海里也几乎同步传来熟悉的“叮”“叮”声——
“叮!发现武功秘籍【神照经】【内功心法】【品质:S】,是否消耗‘好感度’予以记录?”
“叮!武功秘籍【神照经】已记录,是否开启学习?”
诗衣没有急着当场就开启学习,而是小心翼翼的将油纸包收好,珍而重之的对老人家施了一礼:“多谢前辈赐书。”
而后她又略带不解道:“前辈,既然此功对疗伤有奇效,为何前辈这伤……”她话未说完,但言外之意已很明显。
梅念笙苦笑一声道:“这【神照经】是我五十多岁才机缘巧合之下得之,虽然这【神照经】所修内力最是宽正平和,并没有练了其他内功就不能转修的忌讳,但那时老夫内功已经大成,即使再练【神照经】,也很难主从易势,所以这【神照功】的玄妙只得了一半。另外,老夫身上的致命伤是那剑伤,【神照功】更擅于治疗内伤,外伤其效用又减了一半。再加上那剑伤拖得太久,这般三两相加,却是神仙也难救了。”
诗衣听后,神色黯然。勉强整理了一下心情后,又郑重对老人道:“前辈赐书传功,大恩不言谢,却不知还有何事能交于晚辈去做,也好让晚辈略尽心意?”
“……唉……”梅念笙悠悠长叹一声,而后道:“姑娘出自官宦人家,却不知令尊名讳?”
“家父姓卫,讳名玉树,如今为大宋都督府左都督。大伯如今添任荆湖两路转运使,二伯任户部左侍郎一职。”
“哦……原来是姑苏卫家,倒是老夫失敬了。”听了小仙子的回答,梅念笙眼睛里顿时又有了光彩,“姑苏卫家,家风甚正,你大伯在两湖之地官声也很好。看来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
他这般低喃几句后,对诗衣道:“姑娘,还请你屏退左右,老夫有几句话与你说,可好?”
此时屋内,除诗衣与梅念笙外,尚有段誉、吴少青,及贴身侍婢素笺三人。当下诗衣毫不犹豫,便令三人退出。
待三人退出后,梅念笙这才低声道:“卫姑娘,你可知那夜与我激斗之三人是谁?”见诗衣摇了摇头,梅念笙便接着道:“那三人,一人是江湖人称‘五云手’的万震山,一人是‘陆地神龙’言达平,最后使剑那人是‘铁锁横江’戚长发。”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然后道:“这三人,都是我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