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综武侠]天下第一美人一心求道 > 第19章 白衣修罗1(第2页)

第19章 白衣修罗1(第2页)

这边夫妇两人有商有量,另一边诗衣也悄声问起了卫五小姐:“五姐姐,这冷公定是什么人?”

“他呀,是荆湖京西三路经略使,可威风着呢。”

诗衣“哦”了一声,心里就明白了。

她穿越至今十四载,身处官宦之家,哪怕不主动去学,只是耳濡目染,对当今大宋的体制也了解得七七八八。

在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为“路”,与后世的“省”差不多一个层级。但这路,却并没有一个“路长”作为最高行政长官,而是拆分成了转运使、提刑使、常平使等多个平级职务,如转运使掌财政,提刑使掌刑名司法,等等。但随着边患日重,分权体制难以应对激烈的军事斗争,于是,朝廷又设经略使,一般权掌一路或数路,位在转运使、提刑使等之上,作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统一调动数路财赋、人力、军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边患。

自家大伯身兼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两路转运使,已是少有的地方实权派,而这位冷公定,身兼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京西三路经略使,位高权重,才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这时便听卫玉衡道:“与冷公定打交道倒也没什么,我与他也只是部分政见不同,脾性也不大合得来,倒还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只是……”说到这里,他又面带踌躇。

“哎呀,你快说呀。”谢夫人见他踌躇难决的样子,就急得不行,连番催促:“怎么,觉得我们这些妇道人家听不懂是怎的?”

卫玉衡与夫人感情深笃,当然,这也得益于卫老太爷和卫老夫人开明。如当今官场,很多地方官赴任时,为了尽孝道,而使其正室夫人在老家服侍老母,陪伴其在任的,则多是年轻貌美的小妾。这等风气,卫老夫人是不以为然的,于是长子赴任时,她主动要求谢夫人及几个年幼子女也随之赴任。只有长孙科考在即,留在京中研学。当然,如今已授秘书郎的他,也只能住在京中了。

总之,见夫人如此说,卫玉衡也不再犹疑,遂道:“你们有所不知,这一来,如我先前所说,这些江湖大盗个个飞檐走壁,武艺高强,很是不好对付。官兵更擅长的是军阵对垒,与这等江湖人士交手,很是吃亏。真正能够对付这些江湖大盗的,还得是皇城司。武昌倒是有皇城司驻点,但我一介地方官员,轻易是不好与这些人打交道的。”

这个道理不难明白。诗衣早就发现,这个所谓的皇城司,其实很与影视剧中的明朝锦衣卫有几分相似,都是特务机构,又“因位面制宜”赋予了监视、管控江湖势力的职责。作为地方文官,与特务机构打交道,确实犯忌讳。

“当然,若是冯公定肯出动精锐兵马,此事也不是不能为。但是,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大概是不想为此事大动干戈的……嗯,倒不是他要有意为难我,或是故意拂我的面子。而是说,对于江湖上的纠纷,他都不大想插手。”

谢夫人怀疑道:“他就这么怕这些江湖人士?”

卫玉衡摇了摇头:“玉娘可能还不大清楚,夫人你和慧娘应该知道,如今宋金边境不靖,战和不定。但边镇襄阳虽几经金兵入侵,甚至连关西的蒙古人也一度打过主意,却固若金汤。这其中既有守城主将吕文德的功劳,也有赖于两位大侠号召江湖侠士帮助守城。这两位大侠就是……”

“郭靖、黄蓉?”诗衣忍不住插嘴道。

卫玉衡点点头,只以为自家侄女路上听人说的,接着道:“不错,正是这对夫妇。江湖人士,既有作奸犯科的盗贼,却也有心向朝廷社稷的侠义之士。这郭大侠、黄女侠就是这等侠士,他们二人在江湖中威望很高,振臂一呼之下,令襄阳多了数千精通武艺的义军。这且不说,这位郭大侠还曾随蒙古大军西征,本身精通兵法。其夫人黄女侠也是足智多谋,号称‘女诸葛’,有他夫妇二人在旁助战策划,这才令襄阳城坚不可摧。”

说到这里,卫玉衡抿了口茶,又道:“襄阳顶在第一线,而整个荆湖两路为其后盾,所以,荆湖两路京西南路三路经略使冷公定,才是襄樊战线的总指挥。他对郭靖、黄蓉两位大侠可相当钦佩,连带着,对江湖异士,也多有好感。

“夫人,慧娘,玉娘,你们须知道,这些江湖异士,有正有邪,但正邪之间,却也不非泾渭分明,而且彼此之间,常因师门、乡族、义气、利益等种种因素勾连在一起,关系极为复杂。一个坏事作尽的汪洋大盗,背后未必不会牵扯出一位行侠仗义、却又一心护短的师兄弟。”

“冷公定这人,善于裱糊,是个很好的裱糊匠,但也只会做裱糊匠。一件事,只要态势表面上还能维持,他是断不会去做任何变动的。如现在的襄樊战线,京西南路顶在第一线,荆湖南路、北路为其输送钱粮财赋,另有郭黄两位大侠带领江湖侠士为奇兵,使得这几年襄樊战线固若金汤。既然固若金汤,那就无需变动。荆湖京西三路的格局无需变动,郭黄两位大侠的江湖助力也不能动。所以,他堂堂三路经略,却会对郭黄二人笼络交好,连带着,对三路境内的江湖异士,也多有纵容。只因若动了这些人,拔根带泥,兴许会妨碍到他认为的大局。

“所以,若真有江湖人士干出天怒人怨的祸事,他当然会严厉镇压、通缉追捕,但若是并没有造成什么损害,多半就会选择姑息一时。”

听到这里,诗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即乖巧道:“玉娘明白了。大伯也不必为玉娘担心。那几个贼人虽潜入船上,却也没有作出伤人之举。既如此,玉娘就在武昌多待几天,等他们失了兴趣,再北上吧。”

看到天仙侄女儿如此懂事,卫玉衡既是欣慰,又是心疼,还多少有些愧疚:“正是呢,自年后于京中别离,你伯母和慧娘,真是天天都在挂念你。难得来一趟武昌,正该多住几日,也好缓一缓旅途劳乏。嗯,正好这段时间我修书一封,致襄阳吕将军和郭大侠,请他们推荐几位侠义之士,届时随你一同北上,大伯我再安排些运兵上船,看还有哪个宵小敢上前冒犯!”

“唉,我儿,真是委屈你了。”谢夫人仍不过意,上前搂住天仙侄女儿,好一顿安慰。

“伯母这说得什么话,玉娘难得出趟远门,正想着在武昌多待些日子呢。而且大伯的法子也极好、极妥帖。”诗衣故作委屈状:“莫非伯母嫌弃玉娘,不想让玉娘在这里讨口吃的?”

“你这丫头!伯母啊恨不得你在这里住一辈子。要不是你这次出来是去瞧大夫,伯母非给你扣在这里,不让你回去了。”谢夫人大笑道,娘几个笑作一团,之前的话题自然也作烟消云散。

接着,卫玉衡跟着说笑了几句后,便出了屋,说来,前堂还有个段公子在等他呢。

至于娘几个,则继续说说笑笑,无非家长里短,而话题也很快就过渡到了荆湖两路的官宦子弟和女郎身上。

于是,诗衣很快就听到了几个值得注意的信息——

比如,冷公定冷大人的次子,自幼好舞枪弄棒,因此,没有走科举之路,而是从军搏个军功,如今添为鄂州都统司水军统领。

比如,武昌城内有位凌翰林丁忧辞官回乡,其夫人已逝,膝下唯有个女儿,却是个不同流俗的,年纪比诗衣还先上两岁,但极好菊花,家中亦养了许多菊花名品。慧娘虽与她差上三四岁,却意外的合得来。

再比如,如今的鄂州都统司统制孟经的幼子很不成器,不学无术,整日里只知道沾花惹草,偏偏孟大将军老来得子,对他宠得厉害。

“玉娘,你在踏青游玩的时候,记得避开这几个混小子。千万别被他们的花言巧语给骗了。慧娘,你当姐姐,可要保护好你妹妹。”

“放心吧,娘。他们要是敢来纠缠六妹妹,我就要他们好看。”

诗衣则在旁唯唯称是。不过眼中却是若有所思。

嗯,对伯母说的话,她有一点点不同的意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