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衣自然不知道楚留香心中如何想。而她也确如楚留香所想的那样,对于自己的魅力尤其是对男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确实没有足够的认知。
当然了,若是她知道楚香帅心中的想法,必然是相当“委屈”的——两世为人,她也是第一次当绝世美人的好吧。能够在镜子中那个足以迷倒自己的影像、身边亲友下人的赞美、各路王孙公子及无数市民路人的狂热追捧中仍能保持清醒和平和,而没有飘飘然的迷失自我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有心思去对自己的魅力进行“量化分析”。
不管怎样,既然楚留香相信自己拥有能够将小王爷九公子迷倒的绝世魅力,诗衣也就懒得继续想新的借口了,干脆就着这个离谱的论断,稍加展开,现场加工了一个更加离谱的故事——
简言之,就是宫九早就被她迷得神魂颠倒,而且因为其人精神似不大正常,所以有时对她极为崇敬,甚至敬为天人。而今夜她也是利用这一点,在察觉其心生恶意后,立即对其施展魅力,言语诱导,又有严厉斥责,最终使其幡然悔悟,不仅自承错误,而且还主动提出甘当鹰犬作为对他的“惩罚”。
虽然诗衣说得委婉,但楚留香还是久久没有说话。
似乎被震住了。
诗衣感到有些尴尬。
为化解尴尬,她连忙提出心中还有的两点疑问——
一是无花来访前夜的那波青衣楼杀手,究竟是何人所杀?
二是无花既已在楚留香面前“假死”,那为何还要在诗衣一行人面前公然现身?
对第一个答案,楚留香也爱莫能助。
对第二个答案,他倒是能尝试解答一二。
那就是,最初,“妙僧”无花,他的打算可能是——不留活口。
在这个决策的基础上,他才会公然以“妙僧”的身份扣门,因为凭借“妙僧”的地位和名气,他能更容易的扣开门,更有可能马上见到卫家小姐。
然后他就能凭借“亲眼所见”来完成任务,做出判断:传言中美若天仙、倾国倾城的卫家玉娘,究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还是闻名不如见面。
这样很高效。
至于做出判断后,无论卫家玉娘比自家母亲更美还是不如,都不妨碍他杀人灭口。
比石观音美,那就必然杀之——这是任务的要求。
美貌和魅力不如石观音,那也要杀之——这不是任务要求,但却是“妙僧”无花掩藏行踪的需要。
总之就是要杀之,要全部杀掉,一个不留。如此,他的“金蝉脱壳”之计也不会功亏一篑。
当然,计划设想得很好,但无花却忽略掉了一种可能:如果卫家小姐美丽胜过他的母亲石观音。那么这样超凡脱俗的美,他这个“妙僧”,真能守住道心吗?
好吧,也许并非没有想到过,但高傲自信如“妙僧”,怕是根本不会想象世间会有能够动摇他的道心的美。
于是,他就栽了。
之后的临时起意什么的,看似精妙,但却永远无法补上其泄露行踪的破绽。
但事前,无花也必然想到了这一点,必然权衡过。
而权衡的结论大概就是,为了抱得美人归,就算令楚留香、令南少林寺、令江湖人知道自己未死,也顾不得了。
只可惜,算来算去,终究没有算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既泄露了身份,又2丢了美人,连经营已久的秘密藏身地也一并沦丧,自己更如一头丧家犬般仓皇而逃。
如今的无花,若是回想起来,也不知其心中会做何想。
话到到里,前事基本也就说得差不多了。诗衣看了眼窗外的月色,又转身执起茶壶,一边为楚留香续茶,一边轻笑道:“夜色已深,楚大哥不如在此留宿一夜?嗯,若是不想被宫九和这府上的人知道行踪,那就要委屈楚大哥在这个屋子里的桌椅或地板上凑合一宿了……”
楚留香也轻轻笑了笑。
他这次不远千里奔波,一则要去营救好似被带到了大漠的蓉蓉三姐妹,二则就是来洛阳附近查探诗衣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