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殷把兔儿灯从吴孟津那夺了过来,她要送给香巧的东西还轮不到他来拿。
朱殷左手提着书袋,右手拉着兔儿灯,轮子在土路上窸窸窣窣地滑着。
吴孟津老远就听到豆芽儿的声音,他起来个头。
“白日依山尽。”
可下一句却不是豆芽儿的声音,是另外一个小男孩的声音。
“欲穷千里目。”
“错了,错了,你说倒过来了。”这个小女孩的声音却也不是香巧的声音,喘着气,声音奶奶的。
吴孟津屏着呼吸拐进窄巷,声音越来越近了。
他远远就看见,地平线上冒出一群小小的身影,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种子,但不是白色的,更像是飞扬的小彩旗。
“孟津哥哥!朱殷姐姐!”豆芽儿一马当先,身后除了香巧,还有四个孩子。
豆芽儿挨个介绍:“这是昭昭,小柚子,四喜,麻圆。他们也要一起来学小诗。”
吴孟津不敢不问这一句,他担心这些孩子是偷跑出来的:“你们家里都准你们过来吗?
“经过同意了!”
“我娘让我学完了马上就回家。”
“……有。”
还有个没说话,吴孟津抿着嘴看他。
“我爹准我先来一天试试。”
“你们的名字,我记下来了。”
吴孟津一个一个看过去,有些局促,他只备了两份学习用具和书本,准备就在李妈家的小饭桌上将就一下,可现下拿在背后的两套物件却显得单薄,拿不出手。
朱殷拉着香巧的手,把兔儿灯和拨浪鼓递给她,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拨浪鼓确实是吴孟津提醒的。
其他几个小孩一脸艳羡看向香巧。
“都有,都有,这有什么的。”朱殷坐在她的书袋上摆摆手,大气地说,她一下子就成了孩子王。
朱殷想着写字该要桌子吧,问李妈能不能把桌子拿出来,李妈咧着嘴就答应了,还站在门口巴巴望着,她这么大年纪了,也是第一次见先生上课,图个新鲜。
朱殷把桌子搬在巷尾,几个孩子眼巴巴就搬着凳子跟了过去,一个个围着不太大的桌子,乖乖坐好。
一切就绪。
朱殷却瞧见吴孟津怎么还愣在那不动,不是买了书,带了纸笔?
“先生,你怎么不上课?不是要教小诗吗?
“都,在,等,你!”
吴孟津觉得自己脚下的步子跟灌了铅一般,他还没准备好,或是根本就不习惯,被这么多人,哪怕是孩子的目光注视,期许?翘首以盼?
这对他太重了。
但他还是迈着步子往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