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千灯计划之中的火并没有如期烧起来。
尽管一直让槐青在暗处盯着,甚至必要时刻可以推波助澜,可这些掌柜们都镇静得有些反常。
没有人来旁敲侧击,没有人靠近账本。
沈千灯暗觉不对,连夜挑灯与三更查了几家铺子。
失算了!
起码明面上账目都挑不出错处,那些细枝末节的差错远没有到会让人来冒险火烧东城四所的程度。
要么南宫商行的账目确实仔细,要么,这些账本早被人换过。
她拿到的全是假账。
“怎么会这样!”沈千灯合上一本账册扔进箱子里,抚额眉头紧皱。
三更也拨回算珠,“公主早该料到的不是吗?此人势力之大,敢剑指楚王府、刺杀公主,有更胆大妄为的举动也不奇怪。”
账,南宫商行的账册还有谁有令调动呢?
证明他有料到会有人来四方城查账,未雨绸缪。
沈千灯忽而忆起自己当年请旨出宫的原因。
今年元夕一过,坊间朝中不知从哪刮起一阵谣言,说长公主十九岁仍不肯选驸马,眼高于顶,是觊觎后宫主位,她只是德宣大长公主养女,并非启国皇室血脉,意欲入主未央宫。
这般荒诞的传闻竟也有人信以为真,传得头头是道。
什么她几时与皇弟并肩同行,哪日去御书房给皇弟送羹汤,又从太后处得了什么赏。
再联系起长公主拒绝了那么多门亲事,不管是名门望族还是新科进士都没能得她青眼,平日里作风又高傲跋扈、目中无人,所有人好像一拍即合。
说书先生醒木这么一敲,大街小巷就纷纷议论起来。
传!
就这么传!
你说长公主不通文墨气走太傅,我就要说长公主女扮男装当街纵马当众鞭笞新科状元……
越传越令人瞠目结舌。
沈千灯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传言算不得全是瞎话,只是夸大其词,再无中生有添上了那么几句。
最终传进了御史台那帮老顽固的耳朵里。
起初,只是殿中侍御史进言长公主适龄宜婚嫁。
北宸向着她,说皇姐不愿嫁便不嫁。
一石激起千层浪,做实了传闻。
有更多的人相信陛下与长公主有私。
虽非血亲,但毕竟有姐弟之名,实在是罔顾人伦。
最终迎来了御史台的联名上书,劝谏长公主应约束自身言行,不要有损皇家威严,同时请陛下以国本为重,尽早立后选妃。
名声这等随他人议论的东西沈千灯从不在意,可太后与大长公主于她有恩,明懿太子薨逝后,幼子继位,太子妃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垂帘听政多年,女子摄政本就颇多非议,沈千灯不忍看太后左右为难,被抹黑教子无方,主动请旨出宫远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