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有花不出去,只能去其他城郭转一转。
八里城一个行商见到此景,终于坐不住了。
专程跑来牧场,想从朱管事这里打听关西商品的进货渠道。
朱管事一生要强,怎会在胡人面前露出没货可卖的惨状?
他双手一摊:
“你们汗国并未正式与雍泰朝建交,没有通关凭证的话,你东去最远只能到委鲁母。”
行商跑商多年,还去过东京数次,他对这些情况表示理解,然后谦虚道:
“去关西是不敢想的,如果能从大管事手里采买也是好的。”
朱大管事勉强维持面上的镇定:
“那你说的具体一点,到底想采买些什么?”
行商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不拘什么,只要是你们汉人觉得好用的、好吃的、好看的,都行!在价格上一定不让大管事吃亏!”
该行商过去在两国间往返了十几年,他在贩卖商品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定论。
那就是:
汉人经常用的,就是好的。
汉人追求的,就是流行的!
只需在买回来的商品前,加上汉人推荐几个字,牧民们就会盲目跟风!
朱管事:大国风范,具象化了!
送走什么都想要的胡人行商,旁听了一耳朵的曲大仙等人,搓手:
“那在这里酿出来的烧酒,算那里的特产?”
朱管事振振有词:
“酿酒的师傅是汉人,装酒的坛子来自关西,酿出来的酒,当然还是咱关西的特产!”
曲大仙:“”
第449章被带飞
次日,总兵府。
熊真的大嗓门在议事厅响起:
“哈哈哈,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大将军府上的管事是个人才啊!”
夸甘明兰她自己,她通常会谦虚几句。
赞她下属,镇西大将军只会实诚的表示认同:
“多谢侯爷赏识!朱管事确实颇有商业天赋,以前让他管着将军府的一摊琐事,真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众将领找准机会,直球拍马:
“是大将军慧眼识珠,谁家的管事有朱管事这般能干?昂家的管事,能把家里的琐事管明白都已经用上九牛二虎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