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这人到底什么来头?连还未放出来的皇榜都知道。”带回这个消息的山匪问道。
戚达垂眸沉思,“不知。”
虎哥却道:“他能有什么来头?这两天我们不是查过?就西塘县裴家赶出来的一个病秧子。”
“我们从西塘县城里得知的和从稻花村听说的,似乎并不一样。”另一位土匪迟疑道。
打探消息的那位土匪问:“难不成他被赶出来后,遇到了他背后的那位贵人?”
关于那位贵人,他们什么蛛丝马迹也没有查到。
但裴一雪从一无是处,短短几个月内能达到如此成就,必定少不了背后有人帮忙。
朝廷招安于济世寨是一条出路。
他们若接受,有两种路可走,一是被分置田地,往后老老实实种地,二是收编朝廷。
可这都不是他们想要的。
因为靠种地或是朝廷发的那点俸禄,养不活山寨内的一百五十七口老人孩子。
他们也不想失去山寨。
而裴一雪说能够安置济世寨的所有人,无论老幼。
济世寨关起门商议一通,最终敲定答应与裴一雪合作。
唯一要求便是保住山寨。
事情谈拢,裴一雪便和虎哥等三两个土匪一同前往西塘县县衙,给全山寨的人登记。
取得合规的身份很简单顺利,但要保住山寨衙门却不同意。
县令道:“你们应该清楚,朝廷招安为的就是要将这些民间势力打散,减少动乱。若保留下来,跟没招安有什么分别?”
裴一雪说:“大人,我们并非要保留山寨,而是要将济世寨改为济世堂。”
堂上上座的人怔了怔,似在思索自己是否没听清,随即问:“有何区别?”
“济世寨干的是打家劫舍的勾当。”他笑说,“而济世堂是收养无家可归的孩童的地方。”
收养无家可归的孩子是济世寨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只不过他们养孩子的方式却是抢劫过往富商,方式不对便成了土匪窝。
若山寨钱财来源合法合规,土匪窝就能变成造福一方的善堂。
县令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椅子扶手,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裴一雪道:“若日后济世堂能收留所有无家可归的小孩,乃至收容所有无家可归的人,整个西塘县境内大街小巷将无一乞儿,所有百姓都安居乐业。
这样的场景,大人如此为国为民的人,难道不想看到吗?”
县令手指敲打椅子扶手的节奏变快了些许,瞧上去有了些动摇。
西塘县要能变成那等繁荣景象,必定能在他的政绩中增添浓墨的一笔。
裴一雪和西塘县县令打过交道,清楚这人最是爱钱。
他便投其所好。
只要他乐意,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事儿。
如今因为县令母亲的缘故,县令光明正大地敲诈这条路已经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