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姚姨娘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正室才是娘,私底下叫娘没人管你,明面上就不行。
自己拼着身材走样,饱受孕吐折磨,添了腰疼、背疼、腿疼一身的毛病,忍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剧痛拼死生下的孩子,都不能叫自己一声娘!
这就是妾。
别管老爷多么宠她,两个孩子多么有出息,她也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妾。
一辈子都要低人一等!
凭什么?
姚姨娘嘴唇咬出了血。
张弼英朗的脸孔闪过一丝尴尬,对蒋夫人再次躬身行礼,“情急之下,姨娘言辞多有不妥,请太太看在儿子的面上,暂且饶她这一回。”
蒋夫人叹道:“你秋闱在即,我当然不会扰你心思,罢了,进来说话。”
张弼低头道声“是”,下一刻对小满却是沉下脸,“三妹妹,姨娘是你的长辈,你也要称一声‘庶母’,纵有不是,也轮不到你指责。长幼尊卑,切不可忘了。”
小满挑挑眉,“你姨娘几次算计我,一个劲撺掇老爷今天打杀我,明天把我关到乡下庄子,我还要对她毕恭毕敬?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呢。”
“长幼尊卑,你先看看你姨娘有没有尊重太太吧。”小满鼻子哼了声,扶着蒋夫人就走。
姚姨娘急急拉着儿子分辩:“因为你父亲怜爱我多些,太太就视我为眼中钉。眼见你要高中入仕,她就更容不得我了,生怕我母凭子贵,威胁到她的地位。”
“老太太老爷碍着平阳侯府的面子,不得不依着她,可我什么都没做啊!保不齐哪天我就悄无声息死了……”
姚姨娘泣不成声,“你妹妹的婚事也被她们抢了,先除去我,再随便打发你妹妹,剩下你一个独木难支。我的儿,娘的命贱,可你们是张家正经的主子,不该被这样糟蹋。”
毕竟是自己的亲娘,瞧她哭得满面泪光,张弼心里也着实不好受。
“姨娘别担心,太太是刀子嘴豆腐心,说话不好听是有的,却不会要人性命,许是其中有什么误会。”
他轻声安抚着,“姨娘先回院子歇着,待我先问清原委,断不叫姨娘受委屈。”
姚姨娘:“还是等你父亲回来,我们一道和他说。”
张弼不以为然,“内院的事理应由太太做主,我这就去了,叫太太等久了不好。”
姚姨娘暗暗叫苦,这个儿子生下来就抱到老太太身边,养到三岁挪到外院,七岁去私塾,十岁入书院,被那些掉书袋的糟老头子教得一身书生气,远不如养在身边的女儿贴心。
他娘都快被逼死了,还恪守着内外有别那一套!
张弼却对生母的抱怨浑然不知,来到正院,不等蒋夫人问话,当即撩袍跪倒。
今天一早,他突然收到口信:姚姨娘被栽赃陷害,就要送去庵堂秘密处死!
送信的是四妹妹身边伺候的书晴,问什么都说不知道,只一个劲儿的哭,急得他连请假都顾不上,扔下笔就跑了回来。
张弼以头叩地,“姨娘出身寒微,教养不足,或对太太有所不敬,皆是无心之过,太太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和她一般见识。”
蒋夫人沉默了会儿,苦笑着摇摇头,“你都不问问你姨娘犯了什么事?看来已经确信,我为了泄恨才发落你姨娘。”
张弼忙道不敢。
小满忍不住插嘴,“为人子女,都不愿意把亲娘想得太坏,这是人之常情,娘也别太伤心。”
张弼讶然看了小满一眼。
“大哥哥一心只读圣贤书,平日里忙得连家都舍不得回,好容易今儿有空,不妨听听你姨娘都做了哪些。”
从四时宴搅局,张君懿小花园截刘瑾书,姚姨娘的人故意把她带到旧院坏她名声,再到怂恿周太太当街拦轿……
小满嘴巴不停歇,竹筒倒豆子般说了个干净。
“把姚姨娘送到庵堂是老太太的决定,老爷也同意了的,大哥哥要求情,好歹找对人。”
“又没叫她落发出家,不过近身侍奉老太太而已。孙姨娘在庵堂呆了快十年,也没见人家要死要活的,难怪老太太生气。”
最后,小满不忘怼他一句,“你既然知道你姨娘对太太不敬,为何不劝她守规矩?反倒让太太别计较,好像太太一旦计较,就是善妒小心眼。”
“看上去仪形磊落,实则道貌岸然,哼,自私自利的伪君子!”
小满翻了个大大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