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极力辨认晦涩的繁复笔划,反复斟酌才敢落笔。
纸上的字体不似写惯软笔所为,字体圆润,笔划分明,幼稚却并不算丑。
他刚艰难写满问答题,夫子便亲自下来收纸笔。
宣纸带着自然的鹅黄色,落墨之处带着湿润又干燥后的皱起。
恰好沈适忻坐在他前面,在收纸时恰好掠见对方的字迹。字如其人,沈适忻的字也像他本人一样,飘逸流利,带着恰到好处的从容。
大概是他一辈子也学不来的。
他们的试题是张大卷子,一次涵盖了绝大部分学习内容,类似于他高中时的文综理综,结束时已经临近正午,疲惫的公子小姐们打着哈欠,三两结队去用午膳。有人暗自懊恼神伤,也有人皱着眉嘀嘀咕咕,似乎是对题目不满。
谢璇衣并没有再自寻烦恼,安安静静吃过午饭,等待下午的课业。
为学生们讲授四书的夫子说话一向不留情面,今日更甚。
谢璇衣与一众公子小姐们行礼时,就隐隐感觉到夫子的目光在他面上逡巡,却又不是善意的打量。
像是验证他心中所想一般,夫子刚就事论事地点评了一番整体情况,就话锋一转,苍老而微松垮的眼皮下,瞳仁黑沉沉地盯着谢璇衣。
“……只是,这位谢小公子,看来并未将老夫的话放在心上。”
同窗们不敢出声,揶揄的眼神却集中在他身上,表情微变。谢璇衣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地看向夫子。
“恕学生不知,夫子字字句句,学生从来熟记在心,不敢怠慢。”
夫子显然不满这番客套话,“哼,当真?既如此,小谢公子为何行笔粗俗丑陋,想来平时从未认真临摹过前人碑帖书法。”
被当众骂字丑,谢璇衣一时无奈又尴尬。
没办法,他小时候从没学过书法,硬笔字都谈不上优美,更别提软笔了。更何况,他进入小世界已经十六岁了,比起孩童,练字的时间确实不多。
见谢璇衣连辩驳的勇气都没有几分,夫子越发气不打一处来,将那几张薄薄的宣纸随手一丢。
淡色的黄麻宣像几只褪色的白蝶,翩翩打着旋,落在地上。
“下午的课业也不必学习了,去叫你的伴读或是下人来,将桌案搬到后院去,将前日所学的篇目抄写十遍。”
见谢璇衣僵在原地不动,有学生大着胆子揣测夫子的心思,随即小声又不耐地催促:“快去啊,愣着干什么,看不出夫子很生气吗?”
夫子瞪了那人一眼,却没有制止。
很快,更多人加入这场催促。
谢璇衣的目光下意识落在沈适忻面上,只看到了对方挑了挑眉,转过头去不再看他。
裹挟在几乎要升格成威胁的话语里,谢璇衣吃力地搬起小桌与坐席,跌跌撞撞往外走。
他没有下人,更没有伴读。
刚穿过来没两天,两个小厮便偷了卖身契,逃出府上。
但这都是他的默许。
有两个人给他搭把手,谁会不乐意呢,但是他们竟然对院里的小姑娘动手动脚。
要不是那夜谢璇衣不适应生活,半夜睡不着到院子里看月亮,恐怕都发现不了。
亲自授意送走二位后,他很多事都亲历亲为,却不后悔。
虽然一日比一日冷,午后的太阳却温度不减,他坐在房檐下都能感受得到。
他刚换上昨夜姑采送来的新衣,崭新、温暖,此刻却有些闷热了。
夫子要求他抄写的篇目早上刚刚背过,此刻尚且谙熟于心,抄写起来还算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