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等会还有个篆刻面试?”
“对,”王芜作为担保人需要全程在场,他看了眼手表,道:“还有半个小时左右就结束。”
篆刻和书法安排在同一天实在太赶了,实在是没办法了,马上就考试周,戏霜没时间,等考试后结束就轮到书协没时间了。
安排在同一天面试,这还是王芜到处找人托了关系的成果。
半个小时结束,紧接着就是篆刻。
比起书法,篆刻才是更要被校验的,因为当初那封举报信正是投诉戏霜存在抄袭和代刻的嫌疑。
面对质疑,戏霜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有条不紊地拿出这些年来积攒的设计稿件。
原创设计最主要看的还是个人对审美的辨识度,是一个逐步提高认知的过程,从打破自我认知到一点一点的塑造完形,犹如蝉蛹漫长岁月的沉淀,一朝才能破土而出,形成自己独有的样貌。
篆刻也是如此,读印识人。这也是为什么即使过了千百年,一些历代名家的印章一眼能被人认出来,正是因为他们的篆刻中带有了他们个人风格的缩影。
尽管戏霜没他们那么厉害,做到自成一派,但浸淫篆刻多年,他也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对于他来说,并不怕丢稿。丢掉的只不过是一份当下最能凸显他灵感的稿子,丢不掉的是脑子和自我的理念。
因此,戏霜才能有条不紊地站在众多评委面前细细讲解自己的篆刻作品。
为了更好的展示自己的印,戏霜将之前的设计一一打印出来了,陈列在各位评委面前,印面和边款都有,玲琅满目,饶是评委也都看了都惊讶。
最后,他说道,“对比我之前的印稿就可以发现我的白文印在留红处理过于大胆,四字印多采用错位形式,对角虚实的呼应明确。而字法的表现都是横粗竖细,字形刚健有力。”
“这些都是你自己刻出来的?”
“对的。”
“原石有吗?”
“没有,都在家里。不过我可以现场展示。”戏霜毫不怯场,刀法本来就是面试上需要展示的。
几位评委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位代表走出来说道,“那就开始吧。”
戏霜点点头,沉沉地呼了一口气,尽量将自己放松下来,拿起石头握住刀的刹那,熟悉的感觉带给他不少安全感。
起初的些许紧张也在娴熟的刀法下寻求到了一丝踏实。
戏霜自小练的就是浙派的碎切,每一刀入石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了线条断续、苍茫的美感,整体印面线条看上去是波折抖动的。
单从戏霜演示的几个转折处理就能看出他的刀感很好,不像生手。评委们都静默不语,安静地看他把一个粗胚雕琢完,在他想要拓墨精修时,有个评委叫停了。
“行了,演示了一遍差不多了。”说话的这位评委看上去年纪挺大,留着山羊胡子,皮肤皱夸夸的,身穿黑色羽绒服,脖子上挂着短红围巾。
“刀法我们看的都差不多了,老头我性子急也就不卖关子了,等会你回去该怎么准备接着准备,年底我们就会发公告。”老者说话比较慢,嗓音带着老人们都有的沙哑和含混,不过不至于让人听不清。
“好的。”戏霜松了口气才发现原来自己也还是紧张的。他笑了一下,准备收拾东西走。
“还有……”老者又出声,停顿了一下。戏霜刚放下的心又提起来了,紧张地看着他。
“开年后,文联有个文化宣传活动,你回去琢磨着写个自荐信,你形象不错,书法功底的也好,关键性子沉稳,我瞧着不错,可以试试。”老者的手始终搭在身前,说话时右手的食指有规律地敲着手背。
“记得带上个作品一起送过来,搞书法的还是要以字服人,老头我也不偏袒谁,能不能应聘上就看自己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