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谢鳞一愣,“怎么去?我好岁也是五城兵马司千户,隨便跑去江南合適吗?
再说我就算去了,想帮林家也帮不上啊!”
书房內隨之一静。
“你可以。”良久,裘良突然开口,“你的官印带著吗?”
“当然,今天我去衙门公务,没官印怎么行?”虽然不理解为何会来这么一句,谢鳞还是將刚刚弄到不久的“中军千户”官印递过去,“裘大哥,怎么了?”
裘良没说话,反而自己从腰间摘下一只皮套,掏出两枚印章。
嗯,两枚?私章需要弄得和官印一样大吗?
“当初给你掛上『千户』职位的时候,我们四个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不用『五城兵马司千户』。”裘良说话的工夫將一只普通官印递给他,方方正正的外形、“五城兵马司印”六个篆体大字,“而是给你定的皇城司千户。”
“皇城司?”谢鳞表情猛变,“大乾有这个衙门吗?”
歷史上,皇城司只在两宋时期出现过,权柄甚重,其职司和明朝的锦衣卫极为相似,
一掌宫禁宿卫,一掌刺探监察,正好对应大汉將军与南北镇抚司,平时只向皇帝负责。
问题是,大乾王朝已经有锦衣军了啊?
“太祖皇帝於金陵登基后,並未设置如今的锦衣军,而是以皇城司行使相同职权。”蒋子寧表情复杂,“太宗皇帝还都京城之后另设锦衣军,却將皇城司留在旧都,长期不用,直到晚年才於京城重设,但並未將原司废除。
问题是,这些职权早就被锦衣军掛上,怎么可能再放出来?因此,职位虽然復立,名义上职权也在,但时至今日从未有过完全的落实;直到太上皇登基数年后,才將京城皇城司与五城兵马司合併,不再单独存在,但仍保留一应官名、官身。”
可以理解,类似於朱元璋设锦衣卫、朱棣另立东缉事厂(东厂)。
其后,虽说名义上依然保留,但仅作为掛职的空號,用处不大。
“可是,这还是没用啊,四位兄长不会是想要指望我来重设吧?”谢鳞无语的拿过裘良的另一个官印,却见其样式与自己的相同、刻纹和风格也完全一样,只有名称换成“皇城司印”,打量片刻突然反应过来,“不对,你说的是金陵皇城司?”
“不错,南皇城司至今还在,掛在体仁院总裁的名下,人手和职权更不会有问题。”裘良露出满意的笑容,“你如果愿意过去,我们四个可以联名写信,以“调动”的名义將你从京城皇城司安排到南边,需要什么支持儘管说。”
听起来。:::。好像挺合理的?
体仁院其实就是为甄家专设的,自成立开始至今,所谓“体仁院总裁”始终都是甄家人,现在是甄应嘉,定级为正五品,名义职责总管三大织造(金陵织造、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也就是为皇家提供服装方面服务的,掛在內务府名下。
实际上,谁都知道他们是皇家在江南的棋子,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垄断最少三分之一的江南纺织行业,这些收入和国库没有丝毫关係,直接进入皇家內帑;另一个是作为眼线,这一点谢鳞之前一直说不清,现在明白过来,他们是通过皇城司实现的。
以上两者合为一体、相互帮衬,想要实现职能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南北皇城司实为一家,就像锦衣军的南北镇抚司,功能上区分南方和北方、工作上互相配合协助,人员上自然也能相互流通、亲如兄弟,反正都是为皇家服务,分什么彼此,只要招呼一声,剩下的都不算问题-
去令堂的,老子编不下去了。
“四位大哥,你们不觉得是在扯淡吗?”实在忍不下去,谢鳞决定直接开炮,“甄家是太上皇亲信、皇家的自己人,我们扯得上吗?別忘了,京城皇城司早就废弃,一百多年没怎么用,金陵皇城司虽然当初也被废置,但现在已经重新立起来了,人家凭什么帮忙?
甄家是什么人?真正的“天子鹰犬”啊!
玩情报、抢银子,从江南各家的嘴里抢肉,这些事情可没有一件不需要能力,更没有一件需要良心,指望他们只凭不知道多远的“交情”,就和敢动巡盐御史的庞大势力正面刚?
想屁吃呢?
这事儿別说眼前四家的面子,贾家老太太全力帮助都没戏!
再一点,京城皇城司、或者叫北皇城司真的废弃了?
呵呵!
但凡懂点儿常识的都明白,这类部门一旦设立,就没有完全撤销的道理,类似於存在时间极短的西厂,废弃后有可能会完全消失吗?扯淡,其职能和人员必然要併入还在的类似部门,比如內行厂。
非要说的话,差別无非是重视或者不重视,绝不会放著不用。
就好比裘良,以前谢鳞一直知道他地位偏高,现在想来,很多时候他明显知道的太多了,为什么?
皇家公开的情报部门只有锦衣军,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