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和公孙瓚有点类似,他们都是不太擅长內部治政,却在对外征战中多有功勋。
略微有些不同的是,公孙瓚本身很能打,手底下也有一些班底,更有大名鼎鼎的特殊兵种-白马义从。
丁原却堪称孤家寡人,因为原本在歷史上隶属於他的眾多部將,诸如吕布、张辽等等,此刻全都跟隨吕布自立门户。
他所能倚仗的,只有他自己的武力,以及并州优秀的骑兵。
黄幣军要是向他发动进攻的,贏是肯定能贏的,但到时候防御匈奴的重任,就要落到黄幣军头上了,反而会分散他们的力量。
张寧立刻笑了:“好,这就稟告父亲,等父亲击败张杨和王匡等诸侯之后,再对付渤海的袁绍。”
“至於幽州的汉室宗亲-刘虞,他早与公孙瓚不睦,双方恐怕迟早有一战。”
江云点头表示赞同,他给张角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等等,也不是白给的。
儘管目前大汉的局势和书上记载的不同,仍然对张角有许多用处。
再结合实际侦查的情报,张角做出了对其最为有利的选择。
以黄幣军的多年积蓄,外加张角从己方这里获得的眾多知识,假以时日,横扫河北也不是什么难题。
渤海地狭物薄,养不起太多部队,偏偏袁绍手底下有顏良、文丑两员大將,不是那么好招惹的,可以留在最后对付。
刘虞和公孙瓚则是对异族策略不同,导致积怨已久,
公孙瓚主张杀杀杀,最好把塞外的异族全都乾死。
刘虞却主张怀柔,还专门划分地盘,和异族进行互市,贩卖盐铁等等。
站在刘虞的角度,这或许是绝佳的安抚手段,还能趁机牟利。
可对於公孙瓚,这就不能忍了。
一汉当五胡,不是说双方的身体素质有这么大的差距,更多的还在於双方的武器装备和训练等方面。
很多游牧民族都只穿简陋的兽皮衣,用的箭矢可能是兽骨或狼牙什么的。
如果在刘虞的支持下,匈奴人变得全员身穿重甲、用精铁箭,其威胁势必大幅度提高。
公孙瓚不恨刘虞就怪了。
只是张角的计划固然十分理想,事情真的会如他所预料的那般发展吗?
除了拥有多名猛將,袁绍魔下也有郭图、许攸等谋土,他们恐怕不会一直待在渤海看热闹。
不过也好,管亥多半是打不过顏良或文丑的,到时候就轮到己方的猛將们登场了。
张部、徐晃、太史慈,外加大概率能被请动的甘寧和姜维,五打二,还怕了他们不成?
又商议一阵子,来回確认没有任何细节方面的疏漏,江云让张寧把一千名黄幣军留在紫禁城,
等田豫有空的时候,可以將他们转化成冀州军。
普通黄巾军要是对付一些普通的,从异界而来的一些狗头人之类的小嘍囉,可能还能有点用处。
可要是去益州和由严顏、张任等人统御的益州军对决,那和找死又有什么区別?
之前张角攻占邮城,也完全不是依靠这些普通的黄巾军。
儘管多少感觉有点尷尬,张寧还是相当乖巧的选择顺从。
鄴城倒是有不少冀州军,但黄幣军用兵的地方也不少,她不能为了面子而影响父亲的大计,现在这样也好。
接著张寧主动提出,是否能帮忙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