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鼎这时也说道,“若无前人用过的,还要寓意好,能比肩汉唐,好听好记的,那用舒国怎样?舒国虽是春秋时的淮夷小国,但这个字寓意极好,又朗朗上口,有伸展,开放,开启,缓解,舒畅,安详之意。”
秦从龙闻言当即道,“那还不如用淮,你都说舒国是春秋时的淮夷小国了,又怎么比肩汉唐,再说舒还有迟缓之意,不好不好。
“汉以汉水为名,淮也是水,还是四渎之一,水隹者为淮,是至清无垢之水,象征政治清明,没有贪腐,淮字还寓意聪明睿智,心胸开阔,有包容宽容之意。
“且以水为名,性格沉稳,源远流长,又象征有远大的目标和追求,这不正好暗合主公扫平四海,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而且水还有润泽万物的美誉,彰显君主的仁爱万民,最关键的是,没有前人用过。”
众人闻言顿时连连点头,但却见鲁锦没什么反应,于是李善长就问道,“主公对此字可还满意?”
鲁锦当即道,“说不上厌恶,但也称不上喜欢,先作为备选吧,可还有别的吗?”
“这”众人顿时再次沉思起来。
这时包毓也建议道,“用昭字如何,召国乃周文王之子召公姬奭的封地,属畿内诸侯,是姬周本家,正好主公也是姬姓公输氏。
“我们可以用日字旁那个昭,昭昭日月,灼灼其华,有光明、希望与公开公正之意,又有显著彰明之意,寓意才华出众,出类拔萃,甚至也多用于帝王美号,有贤德、正直、坦诚之意,如昭德、昭仁、甚至昭宗、昭君等等。”
鲁锦心道,还有昭和呢,你怎么不加上。
“国号大昭,似乎也不错,主公以为如何?”李善长又问道。
鲁锦则是不动声色,“先当作备选,还有吗?”
当作备选,那就是没有一见倾心呗,于是众人又开始思考起来。
这时夏煜忽然说道。
“昭有光明之意,那既然想取光明之意,为何不干脆直接用光明的明做国号?”
鲁锦闻言顿时看过去,这还是第一个想到用明做年号的。
李善长当即皱眉问道,“舒取自古舒国,淮取自主公现有的疆域淮水,昭取自主公的姓氏,是姬周封地,你这明国又有什么说法?”
冯国用也道,“是啊,当下倒是有红巾‘弥勒下生,明王出世’的谶语,但主公一向不愿与之为伍,也从不信什么弥勒教、白莲教,若以明做国号,是否会引起百姓误会?以为我们与那些烧香之军没什么两样?”
夏煜见状当即笑了笑,解释道,“用明做国号,确实有暗合红巾军谶语之意,但主公信不信其实并无大碍,只要我们不承认便是。”
李善长还是蹙着眉,“那出处呢?用明做国号,对外如何解释,这即位诏书又该怎么写?”
夏煜闻言又道,“元虏起于塞北,没有封号和封地可用,他们的国号取自易经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元有至大之意,确实是个美名。
“既然他们可以从易经中取号,那我们也可以嘛,易经乾卦的彖辞除了这一句,还有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他们可以叫大元,我们为何不能叫大明,大明终始,终结大元者,大明也,用大明做国号,也有灭元之意。
“而且明这个字的寓意,就不用说了吧,日月昭昭,光明正大,还有比这更好的字吗?”
“这”众人闻言顿时愣住,纷纷对视起来,之前他们都被封号封地的规矩限制住了,倒是真没人想到和大元一样从易经中取名。
但是夏煜的这个提议,灭大元者,大明也,这个说法倒是让他们十分心动,而且明字寓意也好,几乎找不到坏的含义。
于是众人顿时看向鲁锦,李善长也再次问道,“主公以为大明如何?”
鲁锦只觉得一阵牙疼,自己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跟大明干上了?
“还不错,起码有新意,也可作为备选,其他的还有吗?”
众人这次似乎是被打开了思路,詹鼎也跟着说道。
“若从易经中取号,主公还不喜欢大明的话,那还可以用另一句,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用大和作为国号,一样有终结大元之意,代表新旧交替。”
鲁锦闻言脸上的黑线都拉了下来,国号大和?鬼子竟是我自己???
“换一个。”
“额”众人看着鲁锦的表情,这还是他第一个明确表示反对的国号,大和难道有什么不好吗?还是触了主公的什么忌讳?
秦从龙也道,“易经六十四卦,论气势和卦象,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乾坤二卦,而乾坤二卦中,只有乾卦最具积极之意,坤卦则是秋收冬藏,代表潜伏和杀机,还有湮灭重生之意,拿来当国号还是不如乾卦合适。
“而乾卦中的大元已经被用过,若是不用大明跟大和,那总不能直接用乾卦本身,叫大乾吧?
“乾者,天也,虽然我中国被蛮夷视为天朝上国,但直接用天做国号,是不是有些太大了?”
其他人也跟着点了点头。
鲁锦这时叹息一声,到头来还是大明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