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第503章(第2页)

第503章(第2页)

阿巴泰在清初未入关前,征直隶和山东,抢略来的战利品,将金银、牲畜人口等财货上交皇帝,将满腹经纶的文人留给自己。

等到岳乐征湖广、江西时,承袭家教,作战同时,不忘搜集日后可供子女学习和观摩的书画典籍,并且留心为子女物色有学识的先生。

可以想见,两代亲王下来,安亲王府得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王府里面供奉的教书先生和幕僚都是一种什么样的水平,岳乐的子孙,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而这些子孙,平时结交的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他们完全脱离了满清正常王公氛围。

岳乐之子岳端十五岁封郡王爵,二十一岁降为贝子,二十九岁革去贝子。

康熙帝给他定的罪名是:各处拒不行走,但与在外汉人交往饮酒,妄恣乱行。

这是康熙帝的说法。

翻译一下,就是说岳端这个人,看不起宗室和旗人,认为他们粗鄙,所以日常不和这些人玩儿,不参加八旗教考、围猎这些宗室活动,更加喜欢和汉文人交往,吟诗作画。

更可恨的是,你结交的都是什么人,“鼠尾”“□□”,骂谁呢?

岳端此人,是不是有文人风骨已经不知道了,但他有文人如针鼻一样的心眼儿,却是可以确定的。屡屡降爵,最终革爵,给他造成了深重的打击,有诗、文风为证,中年郁郁而终。

享年三十五岁。

巧了不是,孔尚任“获罪”离京没两年,岳端就死了。

岳乐死后,安亲王府由嫡子玛尔珲承袭,降等,袭郡王爵。

玛尔珲,索尼的外孙,和名士王士祯交好,确切来说,是和王士祯私交甚好,更是政治同盟,他们都是坚定的太子党。

王士祯,诗坛大家,标准的文人,官至刑部尚书,讲究正统,拥护正统。理所当然的支持、辅佐太子。

一句话,人家辅佐的是太子这个位,不是太子这个人。

后来和玛尔珲交好,那就也开始支持太子这个人了。

玛尔珲能和王士祯私交甚笃,那就说明,玛尔珲此人,已经被彻彻底底的汉化了。

或者说,安王府这一支脉,已经彻彻底底的“变节”了。

你说康熙帝恨不恨。

玛尔珲死后,王爵空悬,很难说,康熙帝有没有彻底消除这一支的打算。

岳端出名,是因为有才,人们记得玛尔珲,是因为他继承了郡王爵。

相比于两个哥哥,岳乐最小的儿子,玛尔珲的同母胞弟吴尔占此人,不管是文才,还是个人能力,就有些光华内敛。

这不就来了吗,他策划了“发引案”。

给“书生血溅康熙帝归天路”事件定义的人也是绝了,“发引案”,这是要再给康熙帝的生平“添光加彩”呢。

安王府底色如此,吴尔占绝对支持建图书馆,并主导这么一出,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吴尔占聚集的这些文人,汉文人居然只是少数,有超过一大半的,是八旗文人,而这些八旗文人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国子监。

可见吴尔占,或者说是安王府的号召力。

也很有力量啊,大行皇帝发引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全程有禁军、护军、步军密不透风的护卫,就这样,那群文人还不是透过层层护卫,冲到了大行皇帝前行的路上。

更会选择时机。

你看,先是德亨提出建图书馆,后是允址发力,然后是说明书小册子满天飞,接着就是赵昌之死……

事发之后,有德亨和允址在明面上顶着,迷惑人的眼睛,他吴尔占,是不是就隐藏了?

高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