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房最常做的业务就是放贷,因为通过放贷,可以将八旗官兵套牢在碓房,成为碓房老板最牢靠的“业务伙伴”。
那么,八旗官兵在碓房借贷,只是因为自己奢侈、挥霍,导致生活无以为继吗?
不尽然。
八旗官兵随战出征、行围、出公差,是要自己准备战衣、兵器、战马、粮草的。标准的是一个甲兵,全套的战衣、腰刀、弓箭、一匹战马,和两个奴隶。
这两个奴隶,就是为这个甲兵处理一切琐事,保证这个甲兵能够顺利上战场杀敌。
所以,一个合格的甲兵,自己不仅要有足够的钱财给自己置换装备,还要自己养活战马,还要供养奴隶。
最后一项,才是娶妻生子,养活家口。
所以你就知道,朝廷为什么每年至少拨银两百万两贴补八旗兵丁。
所以你也就能明白,如果只是吃饱肚子的话,是没有所谓穷苦兵丁一说的。
所以,你也能理解,为什么一些八旗子弟,宁愿提笼架鸟做一个废物,也不愿意做官兵。
是真的天生的废物、不思进取、没有建功立业的决心和毅力吗?
是因为,他们连当兵丁最起码的资格都没有,没钱给自己置装备啊。
穷文富武,古今通理。
而作为一个佐领,你手下官兵配备齐全,有前锋2名,亲军2名,护军17名,拨什库6名,马兵(骁骑校)40名,步兵拨什库2名,步兵18名,铁匠2名,共89名。
皇帝要征准噶尔了,你作为佐领,要随皇帝出征。
你要保证你手下兵丁战马肥壮,甲衣齐全(不需要新,但要有),刀锋没有生锈,前锋军除了战马,还要有报信的烟火、弓箭、其他零碎等。铁匠至少有打铁、缝补的家伙式吧?要想马儿跑的快又稳,得要有草、豆喂养吧?埋锅灶饭,至少有粮食、有柴薪吧?
……
等等等等,从哪里来。
皇帝有补贴。
补贴够吗?
好,银子给你了,你从哪里去采买。
这家贵了,那家贱了,还有那家,更加便宜两分呢……
钱总是不够花的,上战场是要死人的,该花的还是要花。钱从哪里来?
借贷吧。
咱们可是有铁杆庄稼的八旗兵勇,不怕还不上。
于是,一个佐领走进了一家名叫同兴号的碓房,和同兴号签订了借钱字据:
借钱两千五百吊。
同众言明:钱无利息。每甲米季,给坐甲米一分满归,归完为止。另,情愿将本佐领下,应领众军米石车脚,交于同兴号配脚拉车。
双方画押签字,然后,这个佐领就能带着两千五百吊钱,去采买所缺军需了。
大体解释一下:
我是一个佐领,手下有89个正经兵丁,每一个朝廷发米季,我都有资格,去将我手下89个兵丁的甲米一起领到我的家中。这是属于我手下兵丁的米,我有权利支配,所以,这也是属于我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