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又失去了赖以立身的功名,之后,他们还会失去什么?
造反吗?
不不,江南经历过大屠杀,那次是没的选,现在,他们有的选。
先辈们给他们亲身实践了,脖子没有刀硬。
而且,先辈们是为大义,他们是为什么呢?
他们不承认是为了自己私利,他们只承认是为了保汉家正统。
这话让德亨听了,不由对满朝文武笑道:“汉家正统,在中原,在山东,江南?吴越蛮夷之地也。”
史书上有个词儿叫“南蛮子”,知道说的是谁吗?
说的就是你们啊。
当然,这是德亨偷换概念了,在南宋以前,南人的确被叫做南蛮子,但在北宋南渡之后,中原的正统就南迁了,江南人说自己是汉家正统,事实上并没有错。
当朝臣子们:……
您说的都对啊,呵呵。
第435章
江南隐户、隐田的清理,和对谋乱不法之徒的清算,抄出了大笔钱粮,让大赦天下、免全国钱粮的天盛元年,国库更加富足。
免钱粮,反倒能让国库增长,所有人都不得不佩服定亲王德亨,也对新朝充满了期待和信任,反应在民间,就是纸币推行越发顺利,经济越发繁荣了。
尤其是在江南,顶头作威作福的倒了,下面的万千小民就站起来了。
江南,重新焕发了生机。
但在德亨看来,国库的富足,只是表面上的。
因为,天津北京铁路的修建,和为青海叛乱所支军费,一下子消耗了大半个国库,并将持续消耗。
但铁路必须修建,因为可以将海上运来的粮米快速运往北京,稳定粮价,稳定民心,稳定大后方。
青海叛乱更加不能省,这是德亨重组八旗军队重要时机。
能不能将旗民分化彻底消除,将八旗兵丁和汉民兵丁进行融合,就看这次征战胜打的漂不漂亮了。
战争,是残酷的,对百姓是灾难。
但也必须要客观承认,对一个国家整体而言,是不破不立的机会。
从各方面都是,战争会暴露国家的短板,也是打破重组的良机。
但要注意,不要玩儿脱了。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在天盛三年,德亨决定亲自带军出征,征讨青海和同时反叛的阿拉善蒙古等部,以及,彻底将四处挑唆的佛教密宗余孽清理干净。
范毓馪已经启程去美洲,新的驻鄂罗斯大使于振在完全不熟悉的维度接手范毓馪留下的暗手和明手有些吃力,再加上密宗喇嘛去到鄂罗斯鼓动游说莫斯科贵族,鄂罗斯当局已经谋划着向南向东用兵。
伊凡对中国最熟悉,这次远征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此时的北面边防,说是危机四伏也不为过。
北方防线和势力算是德亨一手建立起来的,若号令万里,还得由他亲自去。
弘晖亲为德亨和永华送行,这次,永华会随德亨出征,永璋留守京师。
德亨拥抱妻子和儿子,锦绣强打笑容,道:“放心,我会照顾好阿玛和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