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也是,这孩子看似乖顺,实际上却是个不甚安分的,她同阿耆尼不清不楚,让您白白耗费那么多年心血。”
依冯芷君的性子,能将他的党羽一网打尽,却没有急着杀他,定是有旁的打算。
他到底在朝中多年,他猝不及防被下了诏狱,本想着赫连归当会携军北上逼宫,但结果传来的居然是拓跋聿出走洛阳。
一来二去,自然也想明白了,冯芷君为何迟迟没有要他性命。
多半是冯初倒向了拓跋聿,她被自己亲侄女背后捅了一刀。
“宗室之中,唯有我有这般威望,能替您安抚朝野动荡,咱们携手,另立新帝,您还是太皇太后,我还是广平王。”
“前尘旧事,咱们两相算清!”
拓跋宪提起漆盒中酒壶,琥珀色的酒液倾泄出一道柔和的弧线,在烛光下分外诱人。
他举起金杯,手臂穿过牢房木栅之间,将酒液往前递,浅色的眼瞳焠闪着火光:
“怎么样,皇嫂?让我们狼狈为奸,何如?”
【作者有话说】
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
[高贵乡公:指曹髦,因反抗司马昭专权,被成济当街刺死。常道乡公:指曹奂,曹髦被刺死后,曹奂继位,后司马炎废其为陈留王。]
历史上这句话是北魏末代皇帝元子攸不满尔朱荣专权时说的。
另:元家末代的两个君主,元子攸和元善见(东魏)都是身不逢时但是很有气节的人。
元善见在面对高澄的‘殴帝三拳’‘陛下何意反耶’‘朕朕朕,狗脚朕!’则亦是说出: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