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珊娜笑着摆了摆手:“恭喜二位郎君啦!我还要出去摆摊儿,不能久留了。”
见她兴冲冲出门的背影,陆之远有些惊讶:“罗娘子最近又开始摆摊儿了吗?”
尹遥笑道:“是啊,最近铺子里人手*够,小罗又是个闲不住的,空时我便放她出去卖饮子了。”
陆之远哦了一声儿,瞧着似是有些惋惜,心不在焉地用勺子捣着碗里的豆沙。
许大郎看了他一眼,语气有些沉:“之远。”
陆之远回过神儿来,忙朝尹遥笑笑:“我只是随口问问。”
尹遥没说什么,只点了点头:“这芡实也叫做鸡头米,有‘水中人参’的美誉,用赤豆沙熬煮之后,味道十分香甜,陆郎君不妨尝尝。”
陆之远笑应了一声,盛了一口吃在嘴里,也不知尝到味儿了没有。
许大郎却是敲敲桌子,转移了话题:“对了,我这几日刚去衙署,同僚闲谈时听说了件事儿,估摸着你有兴趣。”
哟,这是有八卦了?
尹遥没再关注陆之远,而是被许大郎的话勾起了兴趣,好奇道:“什么事儿,说来听听?”
许大郎略作斟酌,道:“你家原来那座小楼,如今叫做曹记酒肆的,你还记得吧?”
尹遥皱了皱眉,她自然记得这曹记酒肆,他们接手了那座小楼后,明面上开的是酒肆,背地里做的却是些见不得光的生意。
之前罗珊娜就差点落到他手里,当时尹遥急着救人,还被那东家曹浑故意抬价,后来两人倒是没什么交集,只沈记做外卖生意时,有曹记的客人点过几次。
那阵子都是杜昭去送的吃食,她偶尔过问一两次,杜昭面色有些不虞,却又不肯多言,只是说让她别管了,想来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
尹遥本来就忙,再加上后来开了夜宴,也没空做外卖生意了,久而久之就忘了这事儿。
今日忽然提起来这家铺子,她却有些意外:“你好端端干嘛提起它?”
许大郎白了她一眼:“自然不是无端提起,我是听闻,最近好似有人在争抢这家铺子。”
“啊?”尹遥皱起眉头,“我记得阿婆说过,这种店背后都有靠山,怎么还有人争抢……”
许大郎面露嫌恶之色,显然也是听说了曹记做的什么生意。
他摇摇头道:“能在南市开这种酒肆的,自然有靠山,不过靠山也未必永远靠得住。”
尹遥无语,想想这半载的见闻,许大郎说的倒是事实……
自从沈记被封后,这座小楼也真是命途多舛,上一回是因为裴长史被贬而转手,这回却不知又是为了什么?
她叹了口气,不由有些唏嘘:“话说,你晓得它家如今的靠山是谁,又是谁在抢么?”
许大郎摇摇头:“这倒是不知,不过听说争抢的是门新贵。”
新贵?尹遥一头雾水,原本的世家大族她还没认清楚,更别说什么新贵。
这会儿门外来了一人,跟正在打扫的方二说了几句话,方二过来朝尹遥道:“东家,门口有人找您。”
她跟两人告了罪,起身往铺子门外走去。
门口正站了个中年男子,朝她行了一礼道:“尹娘子好,我是房牙,沈郎君让我来找您的。”
沈龄?尹遥反应过来,之前沈龄曾跟她打过招呼,说是托了房牙留意转让的铺子,有信儿就来沈记找她。
她便朝对方施了一礼,又笑道:“郎君好,这是有铺子的好消息了?”
男子点点头,道:“娘子说的不错。这几日有家食不准备开了,房主托我重新往外租赁,我瞧着跟沈郎君的要求差不离,便来寻您了。不知您可方便随我去看看?”
“好啊。”尹遥应了下来,瞧着男子有些眼熟,又不由道,“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郎君?”
那男子笑道:“尹娘子好眼力,在下也算沈记的常客了,中午刚在您这儿吃了午饭,还外带了杯酒酿冰乳拿着喝呢。”
原来还是常客,难怪她瞧着眼熟呢!
尹遥忙笑眯眯道:“郎君稍等,我回去取点儿东西,咱们一道儿看铺子去。”
留男子稍待,她又回了铺子,想着去厨房再去拿两杯饮子,一会儿路上喝。
厨房中正巧碰到杜昭,这几日两人间的气氛十分尴尬,尹遥原本想装作没瞧见他,杜昭却是主动开了口:“东家要出门?”
被人问到了头上,尹遥也不好装聋,便点点头道:“对。”
杜昭晓得她这几日有意疏远,也没自讨没趣地问她去哪儿,只直接道:“我陪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