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遥连连点头:“好好好,那舅舅可要加把劲儿,我拭目以待!”
全家人在沈老太太的带领下纷纷起哄,说定要看看这舅舅和外甥女儿,到底谁输谁赢。
……
话说回来,为何短短一个月之间,客人们便都晓得了两家食店的关系?
除了相互流窜的伙计厨子外,更重要的就是,这两家食店还常一起搞些新花样儿。
比如七月上旬时,两家便合发了批小木牌,牌子上雕刻着个沈字,下面则画了十个空着的小格子。
据店家所说,这木牌的意思是“满十免一”。
也就是说,不论客人是在沈记还是新沈记,只要一次性花费满五十文,店家就会在格子上盖一个特别的小印戳。
待攒够了十个印戳,客人便可以得到五十文铜钱,或是免费吃一顿百文以内的饭食。
再比如七月下旬时,两家又搞了个什么“联合会员卡”,只要登记一下信息,便能拿到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还刻着不同的数字。
凭借此木牌在两家食店吃饭,可以将花的银钱记录在册,待花满一贯钱,便可以换成小铜牌,日后再来吃饭,便可以享受半成的让利;
再花费满五贯钱,铜牌又能换成银牌,让利也涨到一成;
再花费满十贯钱,又可以将银牌换成金牌,让利涨到两成……
虽然这十贯钱看着很多,但若是在沈记办上一次夜宴,其实就已经不止这个数了,大客户很容易便能拿到。
而且这会员卡又不限本人使用,若只是散客,也可跟亲朋好友共享,过一阵子也能慢慢攒够。
等到换成了金牌,日后再来沈记时,就可以永远享受两成让利,算下来可是不少银钱呢!
这两个活动一出,毕竟是真金白银的实惠,自然一下便引来了客人们的热情支持,一时间两家店都差点儿被踏破了门槛。
尹遥和沈龄都翻着账本乐得合不拢嘴。
毕竟一家人嘛,谁输谁赢不过是口头玩笑,最重要的还得是共赢。
……
这一日,有来新沈记的客人,刚在门外的饮子摊儿上,买了一杯胡姬小娘子售卖的冰饮子,拎着迈进了新沈记的铺子,准备简单用个午饭。
迎面却瞧见沈记的东家小娘子,正手里举着一沓纸,站在一旁跟新沈记的东家说些什么,手里还比比划划的。
他不由上前一步,笑道:“小娘子,今日可是又有什么新鲜花样儿了?”
尹遥将手中的纸递给了他一张,笑道:“郎君,我们最近正想办一场比赛呢,您瞧瞧?”
客人接过低头一看,发现手里的纸上写着五个大字:鸡鸭鹅大赛。
客人拿着传单入内落座,沈龄却嗔道:“三娘那日不是说了,输赢只是口头玩笑,怎么如今又要比赛了?”
尹遥笑眯眯道:“有竞争才有进步嘛!舅舅你说对吧?”
……
三日后,两家沈记的“鸡鸭鹅大赛”准时开启。
孟老最爱凑热闹,听说尹遥搞了场新鲜玩意儿,一下朝便带着小周郎君来了沈记。
二人今日来得已算早,但还是被坐得满满的前厅吓了一跳。
尹遥正里外往来招待客人,一瞧见两人,便忙迎了过来:“孟老,小周郎君,走走走,咱们上二楼雅间儿。”
瞧见她小周郎君不免有些惊讶:“尹娘子,你今儿怎么没在厨房忙活,反倒招呼起客人来了?”
尹遥笑道:“我家最近又来了个新厨子,是个能独当一面的,不需我时时盯着,因此得空出来瞧瞧。”
孟老在旁哼了一声,道:“新厨子?手艺能有你好吗?”
尹遥失笑,看来孟老话里的意思,还是挺认可她手艺的嘛!
她一边在前面领路,一边道:“您放心吧,我请的可是几十年的老厨子,手艺比我只好不差。更何况,我家烹制何种菜肴、配方火候如何,还都是由我把控的,质量绝对有保障。”
听了这话,孟老师徒方才放下心来,没再多说什么。
尹遥说的是实话,沈记最近确实来了个新厨子,也确实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前些日子沈龄开食店时,便找回了不少原来沈记的伙计和厨子,也算是这十几年东家的个人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