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今日新开张的沈记,尹遥作为最大的股东,便掌握着五成的份额,小周郎君、陆娘子各占两成,沈龄则占了一成份额。
严县令与蔺主簿自然不晓得个中内情,今日客人众多,几人不过聊了几句,便由伙计引入了店内,寻了个僻静的位置入座。
罗珊娜端来热气腾腾的饮子,朝两人笑道:“严郎君、蔺郎君,这是本店开业赠送的牛乳茶,不妨尝尝看?”
两人跟罗珊娜打了招呼,又捧着杯子喝了一口,沈记店里燃着火盆,再加上热气腾腾的牛乳茶,瞬间驱散了方才站在街上的寒气,不由发出满足的喟叹。
蔺主簿笑眯眯道:“小娘子,给我们介绍介绍你家的菜肴?”
罗珊娜身边忽然露出一个女童的脑袋,指*着一侧的墙上,脆生生道:“二位郎君,那便是我们家的菜牌。”
两人瞧见这小女童,都是有些惊奇:“小娘子,你又是哪位呀?”
女童行了一礼,有模有样道:“回禀二位郎君,我是尹七娘。”
一听这姓氏两人便已猜到,眼前这一本正经的小女娃,定然是东家尹娘子的妹妹了,不由饶有趣味地逗起了她:“原来是尹七娘啊,那便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菜肴,如何?”
“好呀!郎君,我家的菜牌分为今日推荐、招牌菜、特色菜几种……”
罗珊娜见七娘讲的头头是道,便告辞去招呼其他客人了。随着尹七娘的介绍,严、蔺二位郎君则兴致勃勃地看起了菜牌。
只见招牌菜一栏,有他们曾品尝过的樱桃肉、粉蒸排骨、黄焖鸡、紫苏焖鸭、果木烤鸭等;在特色菜一栏,又有颇具各地特色、或是名字奇奇怪怪的竹荪酿肉、关中酿皮、梅干菜锅盔、炙烤鸡肉披萨、焦糖烤布蕾……
而最上面一栏的今日推荐,则是几道最近的时令菜:豆酱焗蟹、蟹黄拌面、毛蟹炒年糕以及蟹粉豆腐。
最近正是蟹子最肥的季节,神都城又是水路畅达,自然也盛产蟹子,城中百姓一向热爱吃蟹,只不过平日里的吃法,或者是水煮、清蒸,或者是用饴糖腌渍,制成“糖蟹”,沈记的这几种吃法,倒是未曾听说过。
“那我们便尝尝这应季的蟹子吧,劳烦尹七娘啦!”
尹七娘一一记下,又拍着胸脯保证道:“二位郎君放心吧,我们沈记出品的菜肴,保管令您满意!”
隔壁的一张胡桌上,正坐着五六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围在一起轻声地闲聊着。
为首的正是沈老太太,另外几位则是她多年的老姐妹,听说今日沈记重新开张,便都来捧场。看着这满堂的宾客,几人都露出羡慕的神色,纷纷夸奖起来。
“老姐姐,你家三娘真是能干,想不到短短一年,便拿回了沈记!”
“你家大郎也不容易,折腾了这么一趟,如今可算苦尽甘来了。”
“这不是七娘吗?她小小年纪便能招呼客人喽!”
“不过怎么没见你家儿媳?”
对着老姐妹们的夸奖,沈老太太挨个儿道了谢,又笑吟吟道:“儿媳正在厨房呢,她如今手艺可好了,赚得比大郎还多呢!”
陆娘子这会儿确实在厨房,她虽然也是沈记的半个东家,但相比于抛头露面、招呼客人,却是更喜欢泡在厨房中。
拿起一篓膏满黄肥的蟹子,帮厨早已将其洗净,她挥舞起菜刀切成两半,再用勺子挑去内脏,在切口处沾上少许干面粉,下入油锅之中翻炒。
这回沈记重建,其他地方都是按照原本的图纸,唯有厨房却是尹遥重新设计的。
比起原本的厨房,不仅扩大了一倍,而且还造得十分宽敞明亮,除了传统的灶台外,她又专门砌了三个烤炉、花大价钱订制了几口铁锅,煎炒烹炸样样儿都设计了专门的区域……
陆娘子这会儿用的,便正是其中一口铁锅,铁锅导热快正适合爆炒,不过片刻蟹子外壳便已变红,冒出阵阵鲜香的味道。
捞出蟹子,重新下入以稻米制成的白茧糖,也就是年糕片,继续翻炒至其变软、浸透了油花儿后,将蟹子重新倒回,加入酱油、米酒、饴糖调味儿、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这道大火爆炒烹制而成的毛蟹炒年糕,蟹肉鲜嫩甘甜、年糕则是软糯弹牙,辅以浓油赤酱的调味风格,汤汁儿亦是醇厚鲜美,一上桌便引得客人们大快朵颐。
她身后的一排排小砂锅中,则正咕嘟咕嘟煮着一锅锅豆酱焗蟹,乃是出自郑师傅之手。
洗刷后的蟹子,掀开外壳、去除内脏、斩成块儿、再拍裂蟹钳。
砂锅中热油并下入大量蒜瓣煎至表面金黄,将蟹块儿整齐地码在蒜瓣上,,捣成泥的豆酱均匀涂抹在蟹块表面,上面盖上蟹壳,沿锅边淋入少许沸水,加盖大火焗透。
这道菜的精髓在于选用的豆酱,它并非平日里常吃的传统豆瓣酱,而是以黄豆、粗盐、面粉等原料,混合发酵并晾晒而成的,尤其尹遥选的是两年期的老酱,经过充分发酵后,已激发了豆子所有的鲜味儿,色泽金黄、味道醇厚。
豆酱与热油混合,形成了独特的咸香风味儿,经过砂锅焗制后,金黄的煎蒜瓣已是化成了渣儿,附着在蟹子下方,几种调料相互融合,使得蟹肉兼具焦香与嫩滑,正所谓清而不淡,鲜而不腥!
胡大郎如今已成了沈记的帮厨头头,他带着手下的另外两个小帮厨,从蒸锅中取出蒸熟的母蟹,掀开外壳,用勺子挖出蟹黄盛到碗中,再以筷子灵巧地剔取出蟹肉、撕成细丝。
沈龄带来的大厨万师傅,则是在锅中热油煸炒姜丝,再加入拆出来的蟹黄,以锅铲将蟹油轻轻压出,翻炒出油后加入酱油、饴糖与粗盐调味儿,再撒入少许胡椒粉,制成鲜美无比的蟹黄酱。
面条下锅煮熟捞出盛到碗中,浇上一勺儿香喷喷的蟹黄酱拌匀,再佐以少许嫩姜片,中和蟹肉的寒性,每一根面条儿都裹满了浓郁的酱汁儿,便是一碗醇厚鲜香的蟹黄拌面!
三人身旁的另外一口陶釜中,亦是小火炖煮着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