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以为苏清会被学历拦在门外,没想到张主任竟然会亲自为她开后门!
她眼珠一转,也拿着自己的高中毕业证,跑去报了名。
她虽然画画不行,但她认为自己有学历优势,长得又漂亮,口才也好。
白露就不信了,在面试环节,她还压不过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女人!她要让所有人都看看,谁才是那个更适合待在宣传委的人,谁才能更好地代表部队的形象!
笔试和面试,安排在三天后的周末。
笔试环节,是在宣传委的大会议室里进行,现场命题作画,主题是“军民鱼水情”。
白露拿到题目,心里就凉了半截。
她最不擅长的,就是画这种主题宏大的画。她咬着笔杆想了半天,最后也只能画出一幅军人帮老乡挑水的画面,人物僵硬,毫无生气。
而苏清,当她看到这个题目时,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她想起了前世,村里那个慈祥的老军医,是如何在深夜里,背着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去给发高烧的邻家孩子看病。
她提起笔,迅速地在画纸上勾勒起来。
她的画中,一个背着药箱满脸疲惫却眼神温柔的老军医,正蹲下身,耐心地给一个光着脚丫,流着鼻涕的农村小孩听诊。孩子的身后,是他那满脸焦急和感激的母亲。背景,是几间破旧的土坯房和一轮朦胧的月亮。
整个画面,构图饱满,情感真挚,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和温暖人心的力量。
面试环节,评委除了张主任,还有几位其他科室的领导。
白露抽到了第一个。
她在面试时,大谈特谈自己的文艺特长,说自己会唱歌会跳舞,更能代表新时代军属的良好形象。
言语之间,还不忘贬低苏清:“。。。。。。我觉得,宣传画不是光画得像就行,更要有思想高度。像有些同志,可能只会画些乡土气息的东西,格局就小了。”
轮到苏清时,她简单介绍自己,然后将自己的笔试作品,和之前为宣传委画的那套《新兵成长记》的设计稿,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评委们的面前。
苏清不卑不亢地,简单阐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各位领导好。我们的宣传,要接地气,要有温度。因为最能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真实的情感。”
最终的结果,毫无悬念。
当公告栏上,用红纸黑字,清清楚楚地贴出“录取人员:苏清”的结果时,整个家属院都轰动了。
麦金花第一个发出欢呼,她冲上去,一把将苏清抱了起来,激动地转了好几个圈:“太好了!小清!我就知道你一定行!”
韩夫人和闻讯赶来的韩凌,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而白露,则看着那张刺眼的红纸,脸色铁青,拂袖而去。
顾长风也看到了结果。
他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那个被众人簇拥着,脸上绽放出自信光芒的女人,内心五味杂陈。
他为她的成功,感到了一丝莫名的骄傲。
但更多的,是一种她正在离自己越来越远,再也无法掌控的失落感。
苏清拿着那份薄薄却分量十足的录取通知书,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她将通知书高高地举给念念看,笑着说:“念念,妈妈有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