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两家人一起过除夕。
春晚节目前,杨应芸跟白晓初商量:“好不容易今年我俩都不用值班,要不趁放假,一起带孩子们出去玩玩?”
杨应芸也正有此意,她们翻出家里一张落灰的中国地图,兴致勃勃讨论起去哪儿玩更有意思。
可惜,没过两天。
杨应芸接到院里电话,让她紧急回院,而且有一定概率会被借调出差。
归期不定。
杨应芸连忙把杨晚兮的生活用品和衣服收拾好,连人带包送到白家,白晓初特别担心:“什么情况这么着急啊?”
“去年11月还是12月那阵,我不是跟你说广东那边发现了一种很麻烦的病嘛,病征表现出来像是感冒,但是呢,就是治不好。”
“哦,有点印象……”白晓初皱眉,“那这次是一样的问题?”
“不止一样,更严重,听说那边已经大爆发了。”正说着,杨应芸包里的小灵通又响起来,她拿起看了眼,赶紧挥手,“好了好了没时间我得赶紧走了。”
“行——”白晓初对杨应芸跑远的背影扬声,“那你自己注意点——”
话还没叮嘱完,只见杨应芸去而折返。
“对,那个……白醋、板蓝根,应该是这两样,你今天有空去多买点,囤家里啊。”
后面很长一段时间,白晓初,包括驻扎市医院的杨应芸在内,都认为这场大爆发虽然凶猛,但根据过往流行病的防治经验,应该不会持续太久。
小孩子们暂时没有停课,只是需要进出家门前熏一熏白醋,再定期喝一包板蓝根。
白蔻每次趁白晓初不注意,都会剩一小口,随机拽一位姐姐的衣角,苦瓜脸求姐姐帮她喝完。
她的逻辑是这样——
她个子矮,两个姐姐都个子高,所以姐姐们要多喝一点才有用。
但她也从来不会得寸进尺,不会有人帮忙就越剩越多。
至于另外两个每天被迫多喝一口的小孩。
好几天,白虞桥都在仔细研究板蓝根的药理说明书,试图判断少一口到底有没有问题。
杨晚兮则比较无所谓,白蔻每次只剩一点塞牙缝的量,一碗都喝了还差白蔻这点么,但每次帮忙,她必定要跟白蔻微笑:“白豆豆,你今天又欠我一次哦。”
不仅如此,杨晚兮还特地拿了一个本子写“正”字,记录白蔻欠她的债。
某天她把这本子展示给白蔻看,密密麻麻的两排正字,旁边,再用红笔标了个大大的——“43!”
白蔻瞪大眼睛,双手捧嘴巴,像名画《呐喊》,下一秒,她灰溜溜侧跪在杨晚兮的房间里。
“天呐!!!我这辈子都还不清啦!!!”
到三月中旬,“sars”四个英文字母正式出现在各大新闻里,即将参加小升初考试的白虞桥,也把它认真记在了英文单词本上。
小学开始给孩子们发放口罩,配上一天n次的消毒频率,味道臭臭的,熏得白蔻睁不开眼。
最难受的是,从幼儿园毕业又大半年过去,白蔻还没长个,小小的一只,体型居然跟幼儿园时期一样,骨架小导致脸小、耳朵也小。
她不开心跟白虞桥嘀咕。
“姐姐,都是因为口罩嘛,它上课老是掉下来,我根本没办法专心听了!”
偏偏这天白晓初厂里值班要晚回家,白虞桥拧眉,随后找出白蔻的口罩,举在妹妹脸上比对了几秒。
她垂下胳膊,对白蔻做手势:【大了,我去买,在家等我。】
白蔻见姐姐要出门,立刻拉住:“我也要去!”
【你不能去。】白虞桥解释,【车多,危险。】
“要去要去!”白蔻疯狂摇头,“你一个人更危险!妈妈说过我们要出门就必须一起出门!”
说完,白蔻细细的两条手臂直接紧抱住姐姐的腰,腿扎马步,一副“你不带我你也别想走”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