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这话,张不疑那带着冷意的五官都暖了几分,整个人似乎活了过来。
“此话当真?”张不疑平素听见最多得,便是张良告诫他不要肆意妄为,老老实实听从安排,日后继承他的爵位便是。
但张不疑从来都不服气,他恨同伴们羡慕的目光,这让他感觉到无比的挫败。
是以,刘元这句封侯,一瞬间就给他打满了鸡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刘元失笑,自己这也算给失意青年画了个大饼,“只要做得好。”
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得好。
习惯鼻孔朝上的张不疑跪在地上,也不顾工坊里的积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多谢摄政长公主赏识!我一定做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好办差,该是你的,本宫心中有数。”
赴、汤、蹈、火?刘元点了点头,看来这人只是冲动鲁莽,却不算太笨,他定然也知道要做的事情危险。
得到了刘元的答复,张不疑对此表示十分相信,没有任何怀疑。
毕竟他早就听说过,连公主的侍女阿丑都能派去赵国做丞相。
那可是丞相之位啊!
他正将刘元视为自己唯一的伯乐,恨不得今天就把这个高炉修好,也好叫她体会到自己的报答之意。
至于做不做得好——他张不疑肯定做得好!
两个新上任的管事看见张不疑这般激动,对视一眼:祖宗保佑,咱这是走上大运了!
长公主这般好,他们要赶快赶工才是。
交代完他们一些搭建的细节,刘元又转头看向屈不鸣:“来日你筹办的县学中,设置课程时,要注意均衡。”
屈不鸣没想到,这里还有自己的事情。
均衡?此话何意,还是在这种情况下。
办学堂不就是让那些村夫学认字吗?
但……长公主此刻所说的,定不是简单的识几个字。
屈不鸣将刘元的话揣摩再三,眼中闪过一阵又一阵复杂的神色。
“敢问公主,何为‘均衡’?”
刘元则是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比如这炼铁之术,难道不需要有人来研究吗?”
“长公主说得可是墨家的机关之术?”
“非也非也,不论是诸子百家的哪一家,对大汉有用的便可,反之则不可。”
刘元自认为已经把话说透了,但屈不鸣依旧似懂非懂,他不明白何为有用,但他决定自己再悟一悟,不能让长公主看低自己。
*
数日后。
刘邦、吕雉召集几位心腹大臣,在未央宫集会。
他们面前摆着几份数据,正是刘元试验的成果。
上面有所有参与人员的署名,连帮着打扫地面的大婶也没有落下。
其中,张不疑的大名赫然排在第二位。
第一位自然是大汉长公主刘元。
萧何看了看手中的这份数据,颤抖着手问:“这竟是公主去楚国的成果?”
这才几天?
竟然将这铁的产量提高了十分之一!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大汉的铁矿有那么多,若是个个都提高十分之一,这多出来的铁也是不尽其数。
刘邦点了点头:“正是如此。乃公听元在信里说了,她此举不过是想见见楚国的匠人们,顺手改造一下旧的炼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