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皇太女 > 100110(第24页)

100110(第24页)

李夫人想来想去,还是心里难受:“咱们家季岚也是个很优秀的孩子,脾气温顺,才学过人,长相也好……”

俗话说皇帝疼长子,百姓爱幺儿,李夫人倒不是一味偏心小儿子,只是长子身为嫡长,早早有了前途;长女聪明灵透,夫妻两个各自出力,给她谋了荫官;小女儿志不在此,预备着嫁给青梅竹马的表兄。

唯有这个小儿子。

李夫人知道小儿子比上面的长兄长姐还要优秀,可是没办法,即使高门大户、朝中重臣,也都是妥善安排嫡长子女,下面年纪更小的孩子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多半都是分一点家产或嫁妆出去单过。

皇族还有大把没有差事的宗室子弟呢。

夫妻二人想来想去,索性决定送小儿子参选东宫——就算最终落选,总要先竭力争取一二。

谁料圣旨一下,所有盘算都破灭了,李太常还好,李夫人的失望之情简直溢于言表。

李文敏安慰妻子:“别急,说不定还有转机。”

李夫人眼睛一亮:“难道太女妃还有换人的可能?”

“……”

李文敏被妻子噎了一下:“那倒不是。”

他看着妻子失望的面孔,掰开揉碎给她解释:“你看,先不提季岚能否选中,若是选中了,他在宫墙之内吃了苦头,难道你不心疼?你有办法?”

那自然是没有办法。

李家再得天子宠信,李文敏官职再高,儿子在东宫受了委屈,难道他们夫妻能去找皇太女要个公道?

他们只能自己去东宫请罪,说自己没把儿子教好,请太女殿下降罪。

“我在礼部干了六年侍郎,圣上忽然把我提过来当太常卿。”李文敏慢慢思忖着道,“我看啊,这是圣上准备恢复太常寺职能。”

太常寺职能众多,但其中最重要的职能,当属掌管宗庙礼仪。

换句话说,现在每年祭祀文庄、文宣皇后、年下谒拜太庙、天子告祭天地,都属于太常寺的职能。

然而不幸的是,自从伪朝占据北方,朝廷六部、诸寺全被搅的一团乱。许多部院的齐朝文书、案卷遗失损毁,旧例难寻,以至于大楚立国之后,包括太常寺在内的一些官署,甚至连最基本的架子都搭不起来。

国朝初立,百废待兴,哪有那么多功夫去细细梳理,是以太常寺最重要的这部分职能,就被简单粗暴地移交给了礼部掌管。

那时李太常还不是太常,甚至连李侍郎都不算。

但他有旁人难比的优势,一是聪明稳重、见微知著,二是久在礼部、经验丰富。

所以,早在数月前,奉命调任太常寺,就职太常寺卿时,许多同僚为他惋惜。

礼部有实权,太常寺仅是个空架子,不怪那些同僚惋惜,任谁来看都是明升暗降。

李太常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这意味着皇帝与诸丞相看重他在礼部积淀下的丰厚经验。而令他右迁太常寺,等同于礼部侵夺太常寺的那部分职能,很有可能会被交还。

那么,说侵夺也好,说代行也罢,宗庙礼仪已经由礼部掌管十年,文华阁诸丞相为什么会突然决定将这部分职能交回太常寺?

要知道,职能意味着权力,要求交出到手的权力,有时比杀头还要困难。

可李太常没有听得任何风声。

这很没有道理。

他过去是礼部侍郎,仅在尚书之下,与另一位侍郎地位齐平,又没有被架空,如果礼部要被迫交出这么大一项权力,文华阁肯定要先透出风声,避免礼部的抗议情绪太过严重。

他闭上眼,默默想着。

也许,交出宗庙礼仪这项职能,对礼部来说并非侵夺,而是置换?

失去的权力会被填补,而且一定不逊于从前。所以于情于理,礼部没有反对的理由,文华阁才会不透丝毫风声。

——难道皇帝是准备重新开科选材……

肩头忽然被大力摇晃起来,李太常哎哟一声,睁开眼:“别晃了别晃了,我不该走神,总之你放心,我调任之后,季岚绝对能说个很不错的人家。”

李夫人还是有些遗憾:“可惜东宫……”

李太常赶紧截断了妻子的畅想:“圣旨已下,绝无转圜,难道你想季岚做妾?”

李夫人立刻道:“那还是算了。”。

无独有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