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沅无奈地“啧”一声,明白赵怀砚这是不想回答,直接跑路了。
“啪——”
一瓢水被泼在院子里的梨树根下。
“还不错。”方奶奶满意地看着桶底沉淀下来的粉。
她往桶里加了几瓢水,用干净的棍子将粉搅散,清澈的水变成了白浆。
“元宝,拿一下挂在树上的过滤袋。”方奶奶喊道。
昨晚上进行的是第一次过滤,现在要进行第二次过滤。
白浆被一瓢瓢舀入过滤袋中,纯白的液体经过过滤袋流入下方的桶里,装满了的过滤袋被不断挤压再挤压,直到流不出什么液体。
二次沉淀后,方奶奶将大缸里的水倒掉,露出底部沉淀出来的粉。
“直接少了一大半。”一旁的方沅撇嘴道。
方奶奶笑了笑,“现在剩下来的可都是精华。”
她用铲子将桶底的沉淀物铲到簸箕上,用手揉散开,端到太阳底下晾晒,一晒就是好几天。
晒干了的粉团,用手轻轻一捻就碎。
“可以调浆了。”方奶奶拍拍手,白色的粉尘从她手上四散开。
调浆就是往晒干了的水里加水,变回最初那样的白浆,但是是更浓稠的白浆。
调好浆后,便是舀到蒸盘里上锅蒸。
第49章红薯粉
前几年的时候,方奶奶还不会做红薯粉,是去年村里来了个专门做红薯粉的婆婆,方奶奶把人请到家里学了一手。
做红薯粉的关键就是蒸盘,蒸盘好才能蒸出好的红薯粉,蒸盘是方奶奶花了2000多从别的县买来的。
“那么贵?一个盘子而已,会不会是被骗了……”方沅望着奶奶手中平平无奇的盘子,眼睛微微瞪大。
方奶奶叹了口气,面上也有些无奈,“要用的东西,被骗了也只能认栽。”
“2000块……回本都不知道要多久……”
“咔嚓”一声,方爷爷用火柴把稻草点燃塞进灶里,“回本还是快的,15元一斤,村里不少人都会买红薯粉,镇上也有不少人要。”
方沅眉头一皱,还是觉得一个蒸盘未免也太贵了,要卖134斤才能赚回来。
“好了,别皱着眉了,你和怀砚去把外面墙上靠着的竹子搬进来,然后用麻绳绑在厨房的房梁上。”方奶奶拍拍他的肩膀道。
刚蒸出来的红薯粉又粘又烫,方家做的量又多,所以得有个地方用来放。
方沅搬了竹子进来,又去搬了梯子,他利落地将麻绳绑在房梁上。
“把竹子两边都套进绳子里就好了。“他站在梯子上和赵怀砚说。
赵怀砚点点头,将竹子搬起来,两头都套进绳子里,一根手指粗的竹子顿时悬空地横跨了整个厨房。
“好了奶奶。”
“好了的话,你们俩就出去吧,把门也关上,免得外面的灰尘飘进来。”方奶奶点点头,催促两人离开。
方沅没动,“奶奶,我想留在这看看。”
他不走,赵怀砚自然也不会离开。
“这有什么好看的,等会闷坏你了。”方奶奶摇头拒绝。
“不嘛,奶奶,我就想看看。”
“你这孩子……”方奶奶拗不过,只好让俩孩子留下。
她明白自家孙子是想学一学,让他们老两口减轻点负担。
方奶奶先在锅里加了小半锅水,放上蒸架,在刷了油的蒸盘里舀上薄薄一层面糊,放入锅中,盖上锅盖。
“奶奶,为什么要刷油啊?”方沅问。
“刷了油才不会粘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