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呢?待他很好,很照顾他,李知近来都睡得很好,基本没有做噩梦。
“很好,都很好。”李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邓卓远的鼻头在纸页上悬空了一会,最终又落下来,邓卓远转了转笔,含笑道:“你的这个明彰哥……挺有个性一男孩儿。”
李知想起邓卓远与褚明彰见面的那一次,当即有些尴尬,邓卓远也没再说什么,他看了眼沙漏,合上本子:“时间也差不多了,希望可以一直很好下去。”
“当然,如果发生了一些事,还是记得来找我。”邓卓远插着兜将李知送出了门,“小李同学,那么我们下次见。”
“嗯。”李知点点头,“谢谢你,邓医生。”
邓卓远笑着向他挥了挥手。
当时的两个人都没想到,这下一次见,就隔了将近一年多。
这个“很好”持续了整整一年,直到高考,都没有再发生什么特殊的事。
没有变故,没有噩耗,这第三年与前两年相比,似乎太无聊,太平稳了,可这样的平稳却让李知觉得无比安心,这是他在这个学校,过得最快乐的一年。
高考正常发挥,没有考得很烂,也没有太好,李知估摸着跟他平时模考成绩差不多,大概能上个b市的普通二本,李知已经很满意了——他不是读书这块料,高三时虽然也努力过,却也不是“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努力法。
能有书读已很不错,李知得过且过。
褚明彰应当发挥得很好,刚考完李知便当面问了褚明彰,褚明彰淡定地给他盛了碗汤,“还行吧。”
李知松出一口气,这才放下心来,褚明彰说还行,那就是十拿九稳了。
他很高兴,为褚明彰能上目标院校而高兴——那所学校也在b市(是因为褚明彰要去b市念书,所以李知才选了b市的学校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
那所学校是褚明彰姥姥的母校,也是当今许多重要人员的母校。
这所学校的“历史底蕴”极为深厚,可以说褚明彰如果想继承他姥姥的衣钵,就必须进入这所院校就读——这些同学,未来都是他的同僚,在真正进入那张大网之前,褚明彰必须提前为自己造势。
两条路,褚家都已登峰造极,褚明彰是褚家的独苗,但是再金贵的孩子,也不能这样贪心,两条路都走……就算他想,也没这个能耐。
当初褚明彰周岁宴上,褚桦为他抛了硬币,看正反,最终硬币落在正面——可想而知他选择哪条路走。
既然选好了,他从小到大便往这个方向培养。所以说考上这所学校,便是他的第一道关卡。
他想做什么就可以成功,李知很佩服他。
李知很开心,他不断畅想着自己与褚明彰一起在b市念书,对未来的大学生活,他有着无限的期盼。
但是在此之前,李知更期待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
“我们定好了吗?下周去哪里度假。”李知眼睛亮亮的。
“不是,去南欧。”褚明彰说,“我外公之前拍下了一座在科莫湖附近的古堡,一年前刚翻修好,我们去那里度假。”
“古堡!是电影里的那种古堡吗?”李知惊呼,“我从来没有亲眼看到过!”
“下周就能看到了。”褚明彰抬眸看他一眼,那双深邃的眼中似乎蕴含着笑意。
六月十一号,一架湾流G700停在S市国际机场内,预备起飞,机内除去机长与几个空乘,也只有李知等五个人。
李知是最后一个上飞机的,换上拖鞋后跟着空乘走入飞机内,他绕过玄关通道,走入飞机休闲厅——李知被惊呆了,他也不怎么出门,说来可怜,来周家这样久,李知连一次头等舱都不曾坐过,他从来没想过飞机内还能这样宽敞,这样奢华。
“好酷!”李知坐在柔软的沙发上,情不自禁地朝坐在他边上的褚明彰感慨道。
这架湾流G700是褚桦送给褚明彰的毕业礼物,其费用之高昂超乎李知想象。
可纵使如此褚明彰也没有多说什么,反倒是坐在窗边单人沙发上的韩子尧闻言不屑地笑了一声:“湾流G700而已,等G800开始交付,G700就落伍了,褚明彰,你怎么不再等一等,买架湾流G800。”
“代步工具而已,我觉得没什么分别。”褚明彰说。
“哼,差别可大了去了,这方面你可不如我。”韩子尧又不知想到什么,有些得意地笑了起来,“我爸可是给我预订了一架庞巴迪环球8000……”
他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而后转向李知,他朝人抬了抬下巴,眼神中是藏不住的得意:“你知道庞巴迪环球8000吗?”
李知怎么可能知道,他又不是飞机专家,所以他很诚实地摇了摇头。
“切,没见识。”韩子尧不满地扯了扯嘴角,“你只要知道——我的飞机比褚明彰的飞机要贵就好了。”
李知有些尴尬,褚明彰戴上耳机靠在沙发上索性不再理他,唯一理会他的人是在餐厅吃甜点的宫婕,她最烦装逼的人,但是比起暗装的,她更讨厌明装的。
所以宫婕很不客气地说:“有完没完啊,这也要比来比去?你小学生吗?”
“好啦好啦。”坐在她边上的学长笑眯眯地抬手顺了顺她的背脊,和了一通稀泥,等大家的情绪都平稳下来后,他才按响呼唤铃叫来空乘,“可以起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