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窈眉眼弯弯地点点头。
她没说谎,确实是话本子呀。
只不过,是以她所身处的整个王朝为架构的“话本子”。
一本,这里的人永远也看不到的话本子。
*
赫舍里庶妃原先设想得很好。
却没想到,紫禁城里的孩子,哪怕只有一两岁,也灵精敏锐到非她一人能轻易忽悠得住。
自那日被六阿哥拒绝后,几位小阿哥和格格们就如同早早洞悉了她的轨迹,不论她如何在御花园里晃荡,都无法轻易偶遇上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
无奈之下,赫舍里氏只得转换阵地,就如李舒窈猜测那般,直接跑到了慈宁宫附近蹲守。
然,太子殿下出行的排场永远声势浩大,远非她一个还未册封过的庶妃可比拟。
只遥遥见了两回太子后,赫舍里庶妃再想去往慈宁宫附近时,就惊讶发现那边不知何时,竟多了几队巡逻的侍卫人马。
于是蹲守的计划再次落空。
赫舍里庶妃沉思整晚,最后一咬牙,开始成日往乾*清宫那头使劲儿。
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后宫里那些原本还平和度日的妃嫔就好似已经洞悉了她的目的一般,竟一改往日的反常,手段频出的与她这位新入宫的妃嫔争起了宠来。
她在御花园里搞月下起舞,那边就有人“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1】
——又是诗啊又是琴的,境界不知道比她高了多少倍。
她往乾清宫送养生的茶汤,后宫里就有人送自己精心研制的“水果冰碗”。
她前脚送自己绣制的贴身衣物,后脚就有人送柳叶合心的璎珞。
大约是因着那些人比自己更早入宫,送的礼物自然也更合皇上的心意,她如花孔雀一般开屏了那么久,竟一次也未能得到皇上的召见。
反而是……
什么也未做过的长春宫令嫔,半月里竟然不声不响得了皇上足足五次的召见!
赫舍里庶妃妒得眼睛险些都要红了。
若是叫李舒窈得知了赫舍里庶妃对她的妒意从何而来,只怕也要感叹一句:
神如金啊!
皇上为何招她御书房伴驾。
那还不是因为宫外的查探有了结果吗!
——因着有刘嬷嬷出谋划策,皇上派出宫调查的人终于能少走许多弯路。
连日的查探之下,终于有道身影模模糊糊地浮出了水面。
那人便是纯亲王福晋家中的庶妹。
按道理来说,纯亲王福晋的阿玛身为额驸,尚了公主,便不应当有那么多妾室。
可和顺公主的身子不好,生下纯亲王福晋之后,便再无所出,因着心中存了愧疚,对额驸纳妾的行为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额驸闹得不是太过,没有宠妾灭妻的想法,和顺公主也就懒得追究那些有的没的。
一再宽纵的结果,便是家中庶子庶女无数。
后来和顺公主终于厌烦,便带着纯亲王福晋搬回了公主府,也算是与额驸分府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