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15章 大刀阔斧(第2页)

第115章 大刀阔斧(第2页)

到了收网的时候。

收到陈绍的信息之后,他也只是笑了笑,陈绍有些势力,但是对汴梁的局势,他没有丝毫的影响力。

囿于时代的见识,让蔡京从心底觉得,汴京的权力才是最稳固的。

其他地方的权力,就如空中楼阁一般,等朝廷腾出手来,总会慢慢收拾的。

但是他依然十分客气,和刘光烈说了些好话,以此来安抚陈绍的心。

蔡京和其他人一样,都觉得陈绍能挡住如今的西夏,就是他定难军最大的作用了。

挡住西夏,也只是这几年挡住西夏,等童宣帅伐辽归来,就该他们西北这些军头退场了。

宣和二年,七月。

殿帅高俅奏请撤并冗余编制,取消禁军中虚置的“厢级”单位,直接以“军、指挥、都”三级结构统兵,减少管理层级损耗。

裁汰空额营指挥,上书建议全国清查兵籍,对缺员超30%的指挥强制合并,消除虚耗粮饷之事。

淘汰终身制,缩短禁军服役年限至25年,减少无效养兵之成本。

皇帝欣然准奏,罢免王黼相位,重新启用蔡京总治尚书、中书、门下三省,负责运作此事。

蔡京叩头谢恩,表示愿效死力。

消息传来,汴梁震动。

童贯又调胜捷军杨可世入京,以稳定人心。

胜捷军上次入京,就引起了轰动,如今再次调集剩余的胜捷军入城,防的是谁已经不言自明。

赵佶、蔡京、童贯、高俅。君臣一体,同心协力,爆发出巨大的政治力量。

这力量,在大宋堪称无敌。

枢密院不用说,能配合行事的都竭力配合。

梁师成毕竟也是赵佶的亲近人,在背后竭力撮合,在党争已经近乎于白热化的大宋此刻,已经算是难得的有一次勠力同心了。

但是禁军世家实在是太庞大了,他们这些年,在汴梁经营的根繁叶茂。

其实蔡京还真动过迁都的想法,只是怕赵佶不同意。

要真有迁都的魄力,那事情就更简单了。

出了汴梁,禁军世家就像是失去了庇护的肥羊,禁军那点战斗力,不值一提。

——

在皇城西南方向不远,西角楼大街与踊路街交会处左近,有一片绵延甚远的宅邸群落。

此地十分特殊,大宋开国以来的勋戚之家,连同历代三衙横班级别武将的赐第,都在这一带。

只因此地离皇城极近,正有大宋勋戚之家拱卫天家的意思。

而且在这片宅邸群落的北面里许远,就是殿前司及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的衙署所在。

往来当值奉命,也方便得很。

刚刚平定方腊,获封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何灌何太尉的宅子,同样在此。

何灌虽然是开封祥符人,祖上历代都在禁军当中任职,算是禁军的人。但是他的门第并不算多么高贵,并不算是禁军世家。

也就是说,他祖上没喝到太祖爷释兵权的酒,不是老汴梁。

平定方腊之后,累积军功太多,官家才在这里赐给他一座府邸。

他的宅子在这左近一片富贵堂皇的宅邸群落当中,显得并不是多么起眼,甚至显出一些老旧的样子。

放在过去几十年里,何灌虽然屡立军功,地位不断升高,也不见得能压在那些历代都在汴梁的将门世家头上。

但是随着这些年大宋到处生烟起火,到处都需要用兵,但是能用之军只有一支西军。

朝野当中,对都门禁军都是越来越不满,一直嚷着要下手整顿都门禁军。

何灌因缘际会,出身也算是都门禁军之中,又有资历军功,更得官家看重。

这个好歹算是自家人的何太尉,就为禁军将门世家捧在头上,以为应付将来风波的挡箭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