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萧干!耶律淳病死!
这两个好消息接踵而来,耶律大石被排挤,失却了军权,是第三个好消息。
童贯和刘延庆商议一番之后,做出了尽快全师北上的决断。
庞大的西军阵营,在刘延庆的督促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行动起来。
鄜延军做为先锋,已经抵达了高梁河南岸。秦凤军居左翼,熙和军居右翼,泾源军为后殿,摆出了好大阵势。
刘延庆的鄜延军为什么能赢,就是因为他本人投靠了童贯,保留了鄜延路的中低层武将。
避免了白沟河营寨内,西军集体换将的羸弱期,再加上郭药师的常胜军确实厉害,战斗力也很强,两边夹击终于打退了萧干。
各路宋军的轻骑哨探,甚至都渡过了高梁河,前出十余里哨探,得到的军情回报就是萧干所部已经拔营而去,似乎不敢和西军堂皇阵容在高粱河左近硬撼,而是企图在燕京背城而战,分出个最后的胜负。
军情传来,做为这次主力进击的鄜延军,上下都士气大振。
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都在加速进行,刘延庆的老营,也终于移到了离高梁河不过数里的地方,这是这些年来,刘延庆最为靠近战线的一次。
他把刘家的子弟,全都临时顶了上去,准备狂揽军功。
如今的刘延庆,可谓是春风得意,似乎伐辽大功马上就到手了。
他一到前线,就立马召开了诸军的军议,谁都知道,这次军议就是做最后进军的部署。
军议一毕,大宋西军以数万鄜延军为前锋,就要北渡高梁河,直抵燕京城下!
刘延庆的中军大营,这次是匆匆而立的,借了一个前移之军的营盘。
刘延庆再贪图享受,也没时间细细整治这个营盘了,估计也存着早日进燕京城,找个好宫室安顿下来的打算,也就懒得在这前线荒郊野外的营头心思了。
燕京城财货山积,又是一份海大的功绩,早点进燕京城比什么都要紧!
手下人马,也可以尽情抢个痛快,西军可没有约束军纪这一说法。
和西夏打久了,每次打完,只要是胜了,那就是肆无忌惮地劫掠西夏的百姓和俘虏。
两边都是一个德行,西夏兵可能还要更狠。
但是这次刘延庆没有想一件事,此地是河北,不是西北。
河北这个地方,你要是把老百姓逼急了,他们是真会咬你一口。
自古乱世就看两个地方的兵马,一个是西凉,一个就是河北。
现下这个中军营盘当中,满满当当的都是各路相公带来的亲卫们,此次军议,除了诸军相公,又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衔头,领一营或者一厢军马的诸军中坚大将,也来了不少。
他们的亲卫却连大营都进不去,只是在外头安顿。
各路将领的亲卫,这个时候反正主将也不在身边,都一群群的低声谈笑着。
这次鄜延军打的是先锋,行动也还算积极,让人颇能专目相看。
泾源军秦凤军熙和军的人马和他们似乎也少了许多芥蒂,还能拉拉交情。
说到底,大家都是西军,赶紧打进燕京城,抢个痛快!
即使是大头兵,也能瞧出来,这次机会实在是太好了。
谁也不信,大辽风雨里飘摇之际,他们还会输。
要知道,燕京城里,现在还闹内斗呢。
他们的大丞相李处温,早就要投降大宋了,天兵一到,肯定开门投降!
这些大宋西军将士不分你我的在那里谈笑,却有十几名佩戴着神武常胜军符号的亲卫们尴尬的立在一旁,谁都不和他们招呼一声,投过来的目光也都是冷冷的。
常胜军,有献涿易二州的天大功劳,还击败了萧干。
击败萧干,常胜军自己知道是什么情况,要不是他们关键时候出手,刘延庆早就败了。
现在北上,让常胜军大军卫护侧翼,摆明了不希望常胜军第一个冲进燕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