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小说网

02小说网>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 第133章 砥定河西汉唐故土(第4页)

第133章 砥定河西汉唐故土(第4页)

结果因为处理政务很快,而且能力较强,被破格提拔为盐州通判。

这在其他地方,根本不可想象,所以张英惊喜之余,也更加用心地做事,今年又因为政绩突出,被调任此地直接升为知州。

他久居西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传道解惑,授业教化,必须得懂得变通,做起事来,确实很有手段。

来到陈绍的中军大帐,张英笑道:“节帅,属下正在拟定攻打肃州的抚恤和赏符单,并对肃州没有撤走的回鹘军队进行整编,这就要节帅亲自任命将佐。

抚恤与赏罚,关系到我定难军的军心士气;对回鹘的整编,关系到节帅下一步行动的时间,多等一天,就多耗一天米粮,光是军饷,就不计其数,属下不敢耽搁,刚刚整理出个眉目,节帅快请看看,还有什么不妥之处。”

陈绍翻了翻,没有认真去看,这些事他相信张英会做的比自己更好。

这几天他也没闲着,谋画方略、分析军情、巡察军营、将佐任命、军队整编,诸如此类的事务已是极为繁重。

大将统兵在外,真是劳心劳力,非得是那种天生的帅才,一般人真干不了这个。

陈绍也有点理解童贯了,他快七十了,犯糊涂很正常。能操心这种统帅大事,并且处理的井井有条,那才是不正常的。

可是他七十了,还赖在那个位置上,就是他的不对了。

童宣帅前半辈子虽然贪点,总的来说对得起大宋,对得起赵佶对他的信任。

但是这次晚节不保,也是没的洗。

陈绍对每个人的看法,也是随着自己的阅历而改变的,刚开始他根本瞧不起童贯,自己统兵之后,才发现这太监带兵二十年,虽然不是出类拔萃,但也绝非庸才。

自己当初看不起他,纯属是无知者无畏。

如今童贯老迈昏庸,胆小怯战,欺上瞒下,则是真的该死。

“这几日你也辛苦了,一个人分成了几份用,也真是难为了你。”

张英听完,心里热乎乎的,心道跟着节帅,累死也值了。

原本以为这辈子就教书了,守着清贫过一辈子,庸碌一生。

没想到这一腔抱负,还有实现的一天,能够独掌一州,建立一番功业!

在陈绍的手底下,有很多这种有能力,却郁郁不得志的人。

因为草创初期,风口太多,太缺人才,给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

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定难军的中流砥柱,发挥着不显山不露水的作用,但是却无比重要。

陈绍作为节帅,是很知道放权的,他如果始终抓权,不予放手,就会使自己的部属对他形成一种依赖,始终无法成长起来独挡一面。

更何况,他也不是什么先知,更不是大才,未必就能保证自己的意见永远正确。

所以在他们职权范围之内的事,陈绍就不予以过问,哪怕他们的安排并不是百分百的合乎自己的意思,陈绍也不予点出,而是等着魏礼那边发现不妥并进行修正。

然而,涉及一地政权的创立,他想完全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涉及人事权和财权,许多事都需要他这位军政两方面的最高首脑出面协调和决策,做最终决定。

说起肃州官员的任命,陈绍接过了名单仔细看起来。

有疑虑的地方,就问问张英如此安排出于何种考虑,此人有何功绩。

两人一问一答,研究到暮色西斜,下人上来掌灯,这才惊觉天色已晚。

陈绍晃了晃脑袋,脖子已经很酸,他无力地说道:“成了,主要的官员就这么定了吧,再往下一层去,咱们也不要一手包办,这些官员,也要给他们一些自主权。”

张英不以为然,他自己准备去逐一考量,然后再落定。

——

河北。

童贯所在的宣帅行辕,仍在原地不尴不尬的停留,不进不退,不打不和,欺上瞒下

行辕秩序,更乱得不像样了,越来越多的民夫、败军不断的退下来,童贯也没有下令收拢。

各部人马,茫然无措,其中有一些就开始自发撤回西北。

他们一路上更没个军纪,碰到啥抢啥,搅得河北各地苦不堪言。

环庆军在高粱河北覆没,鄜延军万分丢脸地被吓回高粱河南岸,败兵民夫不断的溃退下来,人人都如行尸走肉一般,见人就说前线惨状,说刘延庆的胆小,恨老种小种他们主动收军不支援。

总之骂谁的都有,骂皇帝的也不少,局势糜烂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