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城中传出的隐隐惊呼响动,萧干一到,立至大石林牙府上。
城中传出的消息,大石林牙正在高卧,听到传来的消息,麾下家将亲兵,纷纷拔刃,要和萧干决一死战。
他们已经自行决定,掩护大石林牙越出城外,调动忠心的契丹兵马反制萧干。
女真人即将来的时候,两大柱石好像要火拼起来,如何不叫人绝望。
耶律大石的府上,底下人群情汹涌,坐在大堂的耶律大石却只是微笑,抬手制止手下人马:
“萧大王此行,早在某预料当中,就知道他会按捺不住!俺总是想,此时萧大王难道看不出,俺要揽权,是为了给大辽延一口气?
俺希望他能迟一些再动手,迟一点也好,可没想到,萧大王却恁的心急!此时拿下俺大石简单,却怕是散了军心,再挡住金人就难了。
到时候只有同归于尽!萧大王却还偏要动手,也罢,也罢!死了心也罢!俺对大辽,已经问心无愧!”
底下的人面面相觑,什么时候听到过大石林牙说出这种话来,对大辽问心无愧是什么意思?
在众人疑惑中,萧干已经率军直抵大石林牙府门口,看着中门打开,萧干止住了手下的脚步。
稍微等了片刻,果然耶律大石自己出来了。
萧千滚鞍下马,只是上前和耶律大石执手,温言慰勉:“林牙,杀李处温未免做得差了!我们都知道大石林牙你公忠体国,可是毕竟俺们皇上还在!此事实在有点遭忌,太后手书召某进京,某岂能不从?林牙征战辛苦,且先休息。林牙安危,只在某身上!”
小皇帝有什么想法?太后手书还不是太后萧普贤女的意思。
萧干这番话,属实不怎么真诚。
耶律大石只是哈哈大笑,握着萧干的手道:“某也没有什么放不下的,萧大王不是汉人,不像这李处温父子,会主动投降于南朝!契丹奚人,本是一体,今后这千钧重担。就交在萧大王手中了!”
从女真起兵以来,耶律大石的笑容,就没有今天一夜的多。
他仿佛看透了什么,又好像放下了什么,整个人的精气神也不一样了。
萧干看着他,想要从他的眼神中看出点什么来,可惜一无所获。
耶律大石是真放下了,究其本心,还是这位契丹末世豪杰努力过了,却并不真的想将契丹的最后一点元气耗尽。
在燕京城和萧干展开一场巷战,最后却便宜了宋人?还是便宜了女真人?
更也许是,在萧干匆匆赶回来夺权的那一刻起,耶律大石就已经对这个北辽小朝廷绝望了!
萧干已经是最靠谱的人了,依然是这个德行,在南京府这片土地上,肯定又要重演大辽上京、中京和西京的惨剧。
看不到一丝希望。
他。要离开了。
复兴大辽的希望不在南京府,更不在幽燕,更更不在这个不是契丹血脉的萧大王身上。
耶律大石已经对他们失望透顶,他要离开这里,在一个女真人暂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积蓄力量,争取用自己的方式,来复兴契丹帝国。
燕京传闻,萧干和耶律大石权力交接,竟然就这样和平收场。
局中人却是讳莫如深,谁也不知道其间到底有多少争斗,多少勾心斗角。
有多少人在这一场暗战当中丢了性命!
当日燕京宫城当中,也有隐隐约约的呼喊厮杀声传来,萧干入城之后,火炬从宫城一直连到了耶律大石府第,都是燕京城中所有人都看在眼中的。
第二天更有大车将遮盖得严严实实的一堆堆东西运了出来,还有隐隐血迹透出。
谁也不知道,是不是萧干遣人,先期入宫,杀了耶律大石在宫中看守萧后还有他的那些侍卫尸首。
而耶律大石先期回燕京处死李处温,完全不顾北辽小朝廷,这等泄愤一般的作为,不是耶律大石的性格。
只要太后还在,一纸小皇帝的诏书,还不是说有就有。在契丹军主力观望,奚军入城。又有大义名分的情况下,耶律大石纵然是一代索杰,焉能不束手就擒?
可是萧干放走了他,放走了耶律大石的同时,萧干也在准备一件大事。
辽国已经到了这个田地,自己几次击败宋人,又亲自带兵出战,迎击女真先锋。
自己对得起大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