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当年鬼子在华北有点类似。
女真鞑子在大同府里享福,时不时出来扫荡,地方豪强则是毫无疑问的互相攻杀,抢夺地盘。
原来彰节度使的兵马被耶律延禧征集调走后,当地一个地方豪强李茂占了上风,一举盘踞了应州州治。
他把此间积储全部掌握在手里,养了一支足有二三千人的军马,披甲真正临阵能厮杀的骨干至少四五百。
在这里已经算是相当大的一支地方武力了。应州境内的坞壁豪强,都多少要支应他一些,俨然就是此间土皇帝。
李茂祖上是汉人,云内诸州沦陷百余年,西京道更是各族杂居。
李茂也实在说不好确切是哪族的了,他心里时常在想,今后不管投靠了哪边,都得选一个合适的祖宗。
投宋、投金,就咬定了说自己是汉人,因为女真人对契丹族,那可真是恨到了骨子里。
李茂祖祖辈辈,都是马贼,遭逢乱世,因为能厮杀有些老弟兄,居然成就一番局面。
可他虽然不识字,却是个心胸大的,不想当这种土皇帝,只想得一个真正贵官做做,能传下去那种,让自己的子孙,不至于跟自己一样要搏命。
在云内诸州还是几方都不管之际,踌躇着不知道投向哪一方。
女真兵强,自不必说,李茂自谓麾下有几千健儿,女真偶尔来十几骑游骑,李茂都丝毫不敢放对。
他只能是竭力支应,鞑子要什么给什么。惹得西京大同府的女真鞑子,没事就经常有些散骑来走一遭,捞些好处。
不用厮杀就有丰厚获利,女真鞑子也不是真轻生死到那一步,非得将李茂打垮了再说话。
女真上下,现在也正在消化巨大的胜利果实,内部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权力争斗,不等格局稍定,暂时还不会大举向外扩张。
不过这些女真鞑子,将本族之外的人看得极轻,不拿其他族的人当人。
李茂虽然已经竭力讨好他们了,也没得到什么好,每次女真鞑子的游骑经过,都是抢着金银财帛,马上捆着女子。
他们见人要打便打,要杀便杀,就像是当年大辽的‘天使’去他们部落时候一样德行。
李茂麾下负责支应他们的,已经有很多死在了他们手里。
这些鞑子得不到满足就杀人,心满意足了接着就狂笑而去,根本不将这里当一回事。
这也是李茂没有决定彻底投金的原因,他家底太薄,万一被女真人耍了,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且不是到了绝路,谁愿意去投降伺候这么一群恶鬼一样的女真鞑子。
至于南面大宋,更是叫人看不懂。
照理说现在大宋声势不坏,和辽人并称大国,向来富庶天下闻名。
近年来,听说提兵伐辽了,要收回燕云十六州!
可是李茂就觉得奇怪,照理说应州也属于燕云十六州来着,怎么就未曾见宋人一兵一卒来此?就算他想投靠,也找不到人投靠啊!
而且女真和宋人之间,也不好说。他是北地人,最是明白这些新起胡族的性子。弱肉强食,有着难以餍足的扩张掠夺。
击灭了辽国,女真正是心气最盛,兵锋也最盛的时侯。这么富庶的大宋,怎么可能将来不打主意?
自己别前脚投了宋,后脚女真鞑子就打过来了。
应州就在西京大同府马足之下,虽然有地势之险。可是自家这几千破烂,就算对着现在西京大同府的数千真女真兵,都是一丝一毫胜算都没有。
云内诸州现在算是空白,女真人可以丝毫不在意,可真的和大宋开打之后,就不一样了。
万一自己改了大宋旗号,逼到女真人随随便便来一击,自家这点基业,就算是交代了。
每每想到苦恼处,李茂都在当日彰节度使衙署当中,抱着以前也算高门大族的辽人小娘叹气。
他奶奶个雄的,在这乱世,想找个好主子,指望将来吃口安稳饭都难!
实在理不出个头绪,李茂也就只能先抛开。
北地冬日降临,四下寒风呼啸。路上行人断绝,应州储粮不少,有肉有酒。
更有女娘暖脚,等舒舒服服的挨过这个冬天,到时候再想法子就是。
俺李茂也是一时豪杰,不管怎的,总是能有一条路走罢!比起当日马贼忍饥挨饿,在山里冻得瑟瑟发抖,现在已经是天上的日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