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不拘一格用人才
银州,大横水镇。
从北地逃过来的辽人,正等待着银州的救济。
这成千上万的难民,一旦脱离了辽地,来到传说中的定难军,便如同得了赦一般。
女真鞑子实在是太凶恶,比恶鬼还吓人。
无数的辽人在大横水镇外附廓搭起了帐幕,掏出地窝子,在银州军监督下有序等待安排。
难民们依附而居,每日由银州军的军中司马发放粮米烧柴石炭。有身强力壮的,便加入到银州附近水渠的挖掘中,靠着一身力气赚点钱。
虽然不是很多,但足够买些酱料菘菜,给难民营中每日没滋没味只是勉强管饱的粥饭添点滋味,给一路逃来的家人添点遮盖御寒的破衣。
银夏两州接待难民的方式和手段,各不相同。
夏州附近堡寨多,良田也多,牧场很大。
大部分辽人都被分配到堡寨内安置下来,作为屯兵一样的存在,闲时种地放牧,为夏州军制造兵刃、箭矢、皮具。
而银州,因为城镇多,难民没多少地方安置,只能是挑选会骑马赶车的,加入商队。
其他的则一股脑转运到兴灵腹地,西夏这片土地打了近两百年的仗,可谓是地广人稀,遍地都是机会,再来一倍的人都能养活。
这些难民,甚至还有专门往河西迁移的,用来填补河西回鹘被陈绍迁移至银夏,留出来的空缺。
耿南仲在西平府被打了一顿,心中无比愤恨,但也无可奈何,而且不敢走慢了,生怕再挨一顿。
他从西平府一路走来,见到了整个定难军的扩张,心中更加惶恐。
放在以前定难军这般擅自扩充军马,自然会为上上下下忌惮。陕西诸路的奏章不知道要飞多少去汴梁告状,而朝中诸公也会如临大敌,马上料理定难军。
但是现在嘛。
想朝汴梁告什么刁状,指望朝廷中枢出马收拾跋扈武臣。
用心一想就知道不可能了。
大宋苦心维持的重文轻武的局面,在伐辽之后,已经快撑不住了。
耿南仲心中的难受,比刚才多了十倍,肉体的疼痛只是暂时的,但是地位的反差,将来还有机会翻转么?
更让他心惊的,则是定难军此时的规模,一路走来,人家根本不设防,随便你看。
横山一线有多少兵马?
密密麻麻,无穷无尽,就在两地护送难民前行,而且号令威严,军容整齐。
童贯在河北大败之后,天下究竟还有谁能治他。
此时朝廷最明智的选择,当属是马上切断和定难军的所有联系,立刻开始制裁,否则定难军的军势只会越来越大。
可是朝廷有这个条件么?
可能要继续被迫养虎为患了。
一股无力感,顿时袭上心头,耿南仲思来想去,决定暂时先不离开了。
他要在定难军再观瞧一番,看看这里到底如何。
要是汴梁如今却已无法解决难处,那么未来这天下——
陈绍今日没有穿轻甲军袄,而是着一身窄领长袍,在广源堂中,听王寅说着盐州官员贪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