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庆隆注意力放在方戍和雪衣豆沙的事上,倒没再留心方吴氏。
眼下已经初步证明做雪衣豆沙的想法可行。反正这里的人又没见过正儿八经做的好的雪衣豆沙,也没个对比,他做出来是差不多的味道就可以。大不了到时候再配合摆盘,弄出些好的寓意来。
于庆隆把红豆泡好,瞧着厨房里也没啥他能帮忙的,便回屋整理东西。
明天开始他和方戍就要去上溪村一起学习。方戍说要陪他一起,家里人也没拦着。到时候他学医,方戍也学自己的。学时互相不干扰,往来是个伴,想想也挺美好的。
中午,红豆泡好了。于庆隆问方吴氏加多少水煮,煮熟的红豆才能不稀。方吴氏一边告诉他一边帮他把红豆煮了。
于庆隆将煮好的豆子放晾,用小石磨磨成泥,再加一点油将它炒熟,加些糖进去。他弄得不特别甜,弄好之后晾凉,团成圆子,裹上面粉,再把早上那步抽蛋清的动作重复一遍。
这一次他是拿了汤勺来舀的糊糊。舀得比上午多,舀时勺子翻转,尽量把糊糊弄成个球,再将滚了面粉的豆沙圆子塞进去,用一点新糊糊封口,再下油炸。
方戍又跑来等着来了。这回有了豆沙馅,闻着比上午的还香。这家伙就喜欢吃甜的。
于庆隆这次一共做十三个。他抽的是十个鸡蛋。还是跟方戍一起弄的,弄好之后尝尝看,比上午做得还好吃!
“加了馅料是不一样,吃着又香又甜。”方吴氏也觉着好吃,但也有点心疼。这一天就用了十多个鸡尽,这可太费了。
若是以往她还真不会这样想。可这一回叫那杨凤祸害得花了不少银子。虽是她儿子的钱,可那钱也姓方啊!孩子攒些钱多不容易。再者说那个三百两还没凑齐。
于庆隆大概也猜得到婆婆的心思,不过一口吃不成大胖子,问题总要一个个解决。
他问道:“娘,咱家啥时候开始秋收?”
方吴氏说:“约摸还得半个多月。问这作啥?”
于庆隆说:“我想了个赚钱的法子,想赶在秋收之前做完一些,这样秋收的时候我也能帮上忙。”
方吴氏道:“啥法子?”
于庆隆说:“写故事。”
方吴氏:“……”一听就不靠谱。
去看看儿子是什么态度,发现儿子在仰头望天上的云。
这准准的了,就是她儿夫郎在做梦。
写故事赚钱,若是写故事赚钱那般容易,那严西宽和马亲随不早写了?而且写故事,那要认识许多的字吧?可她和她当家的当时去上溪村时,好像是听莫大夫说那会儿认识百多个。
这才过去多久,就能写故事了?咋想都觉着不可能。
但方吴氏也不忍心打击孩子,毕竟还想着赚钱呢,也想着对她儿子好。好好过日子并且懂得要上进的孩子她是绝对不会出口伤了对方的。
“那你便写嘛。”方吴氏说,“写了给戍儿看看。他要说行,那准行。至于地上的事,你往年没嫁进来家里活也干完了,也不是非得你来伸手。你能干就干,干不了娘也不会怪你。你现在最重要的是给我们方家开枝散叶,还有跟戍儿好好过日子。”可千万不要想着骑到她儿子身上去!这可了不得了!
“娘,孩子的事不能晚些么?”方戍这时却说,“待我考上举人之后……”
“不行!”方吴氏不等儿子把话说完,异常坚定道,“哪有成了亲不要孩子的道理?隆哥儿身子这般结实,那还不赶紧要上一个,这样家里也更有奔头。咱们就你一个苗,你可不能胡来!”
“可隆哥儿若是有了我便不能独占他了。”
“有啥不能?有了我帮你们看着,你们愿意咋占咋占!这事没得商量!”
方戍、于庆隆:“……”
方戍又要说什么,于庆隆赶紧拿胳膊肘推他一下:“别跟娘顶嘴,娘说得对。”
方戍只能把话憋回去。
于庆隆说:“娘,这点心我给壮壮拿去四个成吗?”
方吴氏说:“成,咋不成?壮壮肯定爱吃。正好你也多见见孩子,人都说了,成了亲见的孩子越多怀上的就越快。快去。”
方吴氏主动帮忙装了四个雪衣豆沙。于庆隆端上碗感觉哪里怪怪的,但还是拉着方戍走了。
出去之后,方戍小声问于庆隆:“你改主意了?要听娘的?”
毕竟昨晚还说了换个别的花样……
于庆隆皱眉说:“不是。”
他是真的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但是这事又能拖多久?
如果方丁满跟方吴氏都是那种刻薄的人,他肯定会很理直气壮地尽可能去避免怀孕。
但是这对公公婆婆人是真的很好,他都不知道他的理性意志跟感性意志谁能撑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