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的政变是真的打了现在肯尼迪政府的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信息说洪都拉斯会出现政变啊。不是说洪都拉斯一切都很正常吗?怎么突然之间就会这样呢?
这当然是因为关于中南美洲的这些信息,早就被赫克托尔给隐下来了。都说了嘛,如果我赫克托尔不能动手术的话,那么你们就等着被病死吧。
诺,现在就是发病了。
洪都拉斯一直暗流涌动,不过在这个时代的美洲,有一些暗流涌动都很正常。只要没有明确的共产主义活动,那么私底下乱一点就乱一点,其实美国并不在意的。只要能保证洪都拉斯的咖啡和水果能低价的采购就好了。
谁在乎洪都拉斯真的干啥啊。
可以说赫克托尔养寇自重,也可以说他原本是打算留着这些底牌,在两大集团找他麻烦的时候,用作谈判的筹码的。
但是谁能想到呢,两大集团是压根谈一谈的兴趣都欠奉。直接开杀了。
这就直接把赫克托尔逼上了绝路了。
赫克托尔也秉持着基本的理念:双输胜过单赢。
洪都拉斯的情况其实早就事如烈火了。因为危地马拉那边十几年前就有共产国际的布局。就连切·格瓦拉也算是从危地马拉那边走出来的。
所以当危地马拉出现问题和革命之后,美国就对中南美洲的其他国家严防死守。比如说洪都拉斯。
他们还希望洪都拉斯能把触角伸进危地马拉把危地马拉搞起来呢。
美国需要中南美洲对美国的输血。因为美国人民需要中南美洲廉价的水果、咖啡等等基础农业品。
现在他们这样一乱,就会搞的美国的基础物价起来啊。这可不好,所以美国想要把洪都拉斯的政变给搞一下,这不要拨乱反正?
不过很可惜,洪都拉斯那边的力量已经积蓄了十年以上了,一直都没有乱动。现在一动,就立刻把洪都拉斯的政局给稳定下来了。
这些中南美洲的小国家,其实政变不难,难得是如何快速稳定政局。因为他们大多数人是没有一个正经的施政纲领的。
不过洪都拉斯的政变,后面显然有中国和苏联在背后的支持。因为他们前脚说解放,后脚中苏就承认了新洪都拉斯政府的合法权。
并且直接和新洪都拉斯签订了一大笔订单。毕竟洪都拉斯生产的咖啡豆和各种水果,中国和苏联都是需要的。水果不方便运输也可以深加工成罐头和果酱。伴随着中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罐头和果酱在两国的销量也是不断的提升。
而新洪都拉斯政府真的是筹备已久,早就准备好了各种事宜了。把阿马斯杀了之后,很快就把整个洪都拉斯的基层给掌握了。
因为十年时间,其实早就渗透了不少人进去了。
再加上洪都拉斯的信政府有一个完整的施政方针,哪怕是说比较幼稚没那么完善,但是在美洲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之下,依旧显得他们很优秀。
在加上赫克托尔在背后对美国的行动逻辑以及CIA行动的判断。所以美国针对新洪都拉斯政权的几次政变都没有成功。
反而是把他们在中南美洲的力量折损了不少。
现在算是好了,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都丢了。美国公司想要买这里的水果和咖啡就要按照正经的价钱来了,没法以剥削的形式获取超额利润了。
这让肯尼迪政府有些恼火。
或许是林登的死让肯尼迪心中一些火被扑灭了,他现在处于一种理想主义死了,但是人还活着,被利益驱动着的积极摆烂的状态。
所以在白宫的会议里,肯尼迪再三向自己的幕僚,还有包括联合果品的人询问:“你们就完全没有找到关于洪都拉斯政变的线索?他们那么多的动作你们都没有发现?”
这些人面面相觑,但是相对无言,因为是真的没有发现啊。
肯尼迪知道这些家伙眼里除了钱,几乎不在看什么了,所以肯尼迪只能换一个问题:“那么现在都这么久了,赫克托尔抓到了吗?”
这个问题一出,参加会议的众人更是眼观鼻,鼻观心,发出感叹:嘿!我的大拇指可真大拇指啊!
肯尼迪只能无奈的说道:“你们难道就真的不赫克托尔了?他手上可能有很多我们政府的资料,如果给苏联的话,我们会有巨大的损失。”
新上任的司法部长信誓旦旦的说道:“总统阁下,请您放心吧,一切都尽在掌握!”